集邮家在沪展出珍藏精品 呈现邮票与印象派大师名画相融的魅力
从1840年“黑便士”邮票诞生至数字通信时代之前,邮票一直是文化与技术的双重载体。当艺术品图像进入邮票,经典作品浓缩于方寸之间,演绎出一场艺术史与大众传播的奇妙邂逅。
从1840年“黑便士”邮票诞生至数字通信时代之前,邮票一直是文化与技术的双重载体。当艺术品图像进入邮票,经典作品浓缩于方寸之间,演绎出一场艺术史与大众传播的奇妙邂逅。
记者谢湘南6月20日,国内领先的大空间沉浸式探索体验品牌博新全宇宙宣布,由巴黎奥赛博物馆联合出品的“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于6月18日在位于深圳海上世界的博新全宇宙(深圳)沉浸式探索中心重磅上线。这是“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在华南地区的首秀,也是继该
昨晚,在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的开幕式上,参加展览开幕的嘉宾们戴着AR头显,穿越回150年前,见证了一场发生于巴黎的划时代“开幕”。那一夜后,印象派以开创性的创新为艺术史翻开了新篇。
据了解,《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是继《消失的法老》《生命的纪元》等热门VR作品之后,推出的第三部大空间虚拟现实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该项目由法国Excurio负责制作,并由GEDEON Experiences及巴黎奥赛博物馆联合出品。
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 Courtney Curran,1861年 – 1942年)是美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画家,他的作品主要展现了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风格的元素,尤其擅长描绘风景、人物和日常生活场景。柯伦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柔和的色彩与细
6月5日,奥赛博物馆在华迄今最大规模展览“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将正式开票,同步推出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这场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史的跨界合作,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亲历印象派艺术的诞生时刻。
奥赛博物馆在中国迄今最大规模展览“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将于6月19日登陆浦东美术馆,作为全球唯一一站,独家呈现上百件奥赛馆藏真迹。今天,浦东美术馆官宣将于6月19日起同步推出沉浸式探索体验“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的中国大陆首发。它曾在法
亨利·莫雷特(Henry Moret,1856 年 12 月 12 日 - 1913 年 5 月 5 日),这位法国印象派画家,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艺术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他的一生与艺术紧密交织,在法国布列塔尼的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用画笔描
根据老农民年鉴,通常在5月1日的五一劳动节起源于农业。古代的人们庆祝播种的田地开始发芽,牲畜被赶到牧场,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庆祝。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成长。亲爱的白羊座,请把今天当作你自己的一个新开始。你不必点燃篝火或在天空下跳舞,但你应该认可这是你自己的一个全新起
Childe Hassam,The South Ledges, Appledore, 1913, oil on canvas, 341 ⁄4 x 361 ⁄8 in. (87 .0 x 91 .6 cm.),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印象派的“风景诗人”,他的画笔如同一缕轻风,掠过19世纪的法国乡村,将光影与色彩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他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执着与纯粹的艺术传奇。
正在上博东馆举办的“印象·派对”箱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展,策展者以东亚美学的眼光,呈现了印象派的普遍魅力及其对于亚洲观众的独特共鸣。尤以讲解器里重点讲述的二十一幅作品前,人们停留得最多也最久,比如莫奈的谷物垛等。
雷诺阿少年时代曾被送到瓷器厂去学习手艺。但画瓷器和画屏风这项工作使他产生了对绘画的兴趣。而后出于对绘画的兴趣,雷诺阿便到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同时又在学院派画家(Charles Gabriel Gleyre, 1806-1874)的画室里补习素描,在那里,他结识了
在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名字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画卷,弗雷德里克·卡尔·弗里塞克(Frederick Carl Frieseke)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他虽毗邻艺术巨匠莫奈的花园而居,却未成为莫奈的密友,也未完全沉浸于莫奈那光影交错的印象派风格之中
索罗拉是西班牙国宝级的画家,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称他为“真正的光之大师”。索罗拉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就在一场霍乱疫情中去世了,他被姨父一家收养,姨父是做锁匠的手艺人,但是索罗拉并没有继承姨父的手艺,而是对绘画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过人的艺
莫奈眼里没有“固定颜色”,只有光线下的颜色的瞬间变化。比如画一朵花,他会用几十种颜色表现不同时间的光线,甚至用蓝色画阴影(传统画家都用褐色或黑色)。他说:“忘掉物体,只画颜色块!”所以你看他的画,轮廓线模糊,但颜色像活了一样在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