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

道德经问答(41)“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何意?

“象帝之先”,“帝”有母、始之意。“象帝”与“无名天地之始”同义,是最开端、最本源的无始之始,自然在所谓的天帝之前。因此老子感叹道: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实在不能明白究竟是什么衍生了道,仿佛在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之初的无始之始,道就已经存在了。

张其成 道德经 道学 任继愈 陈鼓应 2025-06-01 19:13  4

道德经问答(29)怎样解释“不尚贤”的 “贤”字?

董延喜: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君主不爱钱,就不会与民争利。关于不尚贤的 “贤”字,古今注解《道德经》者,大都取其德行好、能力强之意。如王弼注:“贤,犹能也。”任继愈注为:“不推重有才干的人。”陈鼓应注为:“不标榜贤明。”南怀瑾注:“不崇

道德经 段玉裁 任继愈 陈鼓应 蒋锡昌 2025-05-20 15:08  7

让老子思想在函谷关开花结果

历史上的函谷关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无与伦比的价值与作用,或许也正因为此,一部影响古今中外的巨著《道德经》在这里诞生了。《道德经》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估量,它为我们这个民族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户,也打通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

道德经 老子 函谷关 函谷 陈鼓应 2025-05-19 10:53  7

一句话论老子孔子的维度差异

本论文以“孔子问天下之道,老子答你管得太多了”这一经典对话为切入点,通过对老子“四维视角”与孔子“三维视角”的解析,揭示道家与儒家思想的本质差异。老子的“四维视角”包含时间、空间、自然规律与超越性维度,强调对宇宙整体规律的把握;孔子的“三维视角”聚焦于人伦、社

孔子 老子 中华书局 陈鼓应 杨国荣 2025-05-16 21:04  6

《道德经》在历史中的流传脉络

先秦时期:老子的思想初步形成,但《道德经》尚未以完整文本形式广泛传播。老子可能通过口传或简短文字形式传播其思想。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道家思想的发展,《道德经》逐渐以文本形式流传。韩非子、河上公等学者对《道德经》进行注解和传播,使其影响扩大。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道德经 尹喜 王弼 河上公 陈鼓应 2025-04-09 23:4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