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子思想在函谷关开花结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0:53 2

摘要:历史上的函谷关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无与伦比的价值与作用,或许也正因为此,一部影响古今中外的巨著《道德经》在这里诞生了。《道德经》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估量,它为我们这个民族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户,也打通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消息来源函谷关景区)

我来自先贤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函谷关,首先向华东师范大学全球老子思想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这对老子思想国际化交流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历史上的函谷关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无与伦比的价值与作用,或许也正因为此,一部影响古今中外的巨著《道德经》在这里诞生了。《道德经》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估量,它为我们这个民族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户,也打通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对话西方世界的思维隔膜。伴随先贤老子入关还诞生了一个文化符号“紫气东来”,这个文化符号凝结了整个华夏民族的美好愿望。

如今的函谷关已被建设成为4A级旅游景区,占地超过3平方公里,道德天书、老子金像、太初宫、德堂、上善湖等景点都是以不同形式寄托着我们对先贤老子的纪念,并向国内外游客传递着老子的思想主张。穷吃富游,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的更高生活方式与追求。文旅融合,旅游也成了传播文化的轻松方式。为了提高老子思想的传播效果,函谷关先后开展和开发了函谷论道、学生研学、实景演艺等活动和项目,并尝试运用先贤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来管理景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开展专家论坛,探究老子本义。近年来,函谷关举办了多期“函谷论道”活动,先后邀请了曾仕强先生、陈鼓应先生等大家专场解读,还邀请了全国多所高校老子文化研究学者探讨交流《道德经》的核心要义及当代价值。我们在《道德经》原点、在更接近老子思想诞生的地方去接收先贤老子的思想信息。多年来,先后有近百名专家学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函谷关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活动不仅成了传播研究老子思想的载体,而且函谷关景区也从中得到了提升,为后来这些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开展学生研学,传承从小抓起。多年来,函谷关开展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跨学龄研学项目,课程设计与场景布置都用心讲究,努力让每一位有机会参加《道德经》研学的学生获得比同龄更早的哲学启蒙。因此,函谷关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每年都有超过3万名中小学生在函谷关开展研学活动。我们争取通过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创新研学形式,使我们的做法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开发实景演艺,传播力求生动。函谷关景区因文化而生,文化自然是景区的灵魂,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指导思想,通过专业创编,开发了“紫气东来”“孔子问礼”“玄宗祭祖大典”“上善若水”等实景旅游演艺与3D灯光秀,从不同的切口用旅游的语法传播老子的思想,让海内外游客沉浸式感悟道的内涵与博大,让老子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坚持学用结合,唤醒文化活力。如果说以上都是函谷关在老子思想传承方面向外伸展的话,那么运用老子思想管理景区就是在传承方面的向内发展。在与各界人士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就是,函谷关作为《道德经》著写地有没有尝试过老子的管理智慧在自身上的运用。这个问题激发了用老子思想管理景区的念头。基于对《道德经》浅薄的理解,我们认为老子无为的主张、不争的价值观、有与无的辩证思想、大小多少的方法论莫不是企业管理的宝典。应该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一定意义上的无为;通过培训引导实现对不争的正确理解,不争名利,只争自我价值的满足;培养团队核心竞争力这个“无”的价值,去与景区景观内容这个“有”的形态形成良好的“利”与“用”的相互促进(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我们不敢妄称“上士”,却愿意虚心接受建议。

2018年函谷关首次提出“无为管理法”,开始了通过思想教育和制度设计以实现企业自运行的管理探索。思想教育是一把利器,只要坚持长期反复的教化是能够提高员工觉悟,净化思想灵魂,清除消极影响的,我们玩笑称这是员工在集体“修道”,符合“为道日损”的观点吧。同时,我们通过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实现彼此工种之间的自监督自平衡自激励,努力避免管理层的人为干预影响管理秩序,让管少一些,理多一些。这些做法还不很成熟,需要不断磨合修正,但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的探索也只是刚起步,非常需要各位专家老师的支持,我诚恳希望大家能够加入这一积极有益的探索,用我们共同的行动致敬先贤老子,用我们共同的努力让老子思想在函谷关开花结果。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