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儿女以歌铭志 致敬百年戍边历史
在苍茫壮阔的北疆大地上,一首激昂澎湃的歌曲《戍边英雄》如雄鹰长啸,穿越巍峨的兴安岭,飞越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唱响了达斡尔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壮烈史诗。这首由达斡尔族作家孟根作词、孟雪蕾作曲,孟映与孟雪蕾联袂演唱的原创歌曲,以深沉的民族韵律与磅礴的家国情怀,
在苍茫壮阔的北疆大地上,一首激昂澎湃的歌曲《戍边英雄》如雄鹰长啸,穿越巍峨的兴安岭,飞越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唱响了达斡尔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壮烈史诗。这首由达斡尔族作家孟根作词、孟雪蕾作曲,孟映与孟雪蕾联袂演唱的原创歌曲,以深沉的民族韵律与磅礴的家国情怀,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大名鼎鼎的民族,建立了辽朝,威风八面。可到了1125年辽朝灭亡后,这150万契丹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踪影全无。几百年来,史学家们一直在挠头琢磨他们到底去哪儿了。直到1996年,一封信件突然冒出来,给了我们一个大线索,说达斡尔族可能是他
家住内蒙古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腾克镇额莫尔堤村的敖东辉也在自家的机车库里忙着检修机具,为即将到来的春种提前做着准备。机库里停放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农用机具,大型耕地机、播种机、耙磨机、除草机、收割机应有尽有,有好几台大家伙都是俄罗斯和日本的纯进口货。敖东辉这位憨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敖东 达斡尔族 达翰尔 郭萍萍 2025-04-17 14:44 5
想象一下,在一千多年前的东亚,有一个游牧民族,骑着快马,挥着弯刀,让当时的大宋王朝寝食难安。这个民族就是契丹,他们建立了辽朝,和北宋对着干了几百年,留下了无数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可你知道吗?
达斡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1》的数据,中国境内达斡尔族总人口为 132,299 人 。
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吐乡莽格吐村,每逢夕阳西下,村文化广场上总会响起达斡尔族民歌《嫩水渔歌》的悠扬旋律。身着传统服饰的妇女们围成圆圈,踏着轻快的“顶胯”“滑步”舞步,将农耕生活的质朴与民族文化的灵动融为一体。领舞的多敏,正是这支“艾力”舞蹈队的灵魂人物——一
公元9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在内蒙古赤峰建立契丹国,也就是后来与宋朝并立的"辽国"。在最鼎盛时期,它的领土曾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创造出极为灿烂的文明。而这个曾经令宋朝不得不年年上贡求和的强大帝国,最终却被远比自身弱小的女真灭国,辽国的一百多万
近日,由达斡尔族青年歌手郭军填词、演唱,与莫旗乌兰牧骑青年作曲家王龙合作的达斡尔族民歌《打柴歌》正式发布,以灵动悠扬旋律与质朴歌词勾勒出达斡尔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景象。
近日,由达斡尔族歌手郭军演唱、青年作曲家王龙作曲的达斡尔族民歌《打柴歌》正式发布,以悠扬旋律与质朴歌词勾勒出达斡尔族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图景。这首融合传统民歌精髓与现代音乐元素的作品,既是对民族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创新,引发业界对少数民族音乐传
契丹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鲜卑族。鲜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后来逐渐分化出多个分支,契丹便是其中之一。契丹族最初生活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以游牧为生。
活动招募辖区内充满热情、对北疆文化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担任宣讲员。他们将在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民俗、艺术等知识,并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讲述,向居民传递北疆文化的独特内涵。他们还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分享、精彩的图片展示,将北疆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