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能否迎来可持续的大爆发
2025年5月,一纸公告在全球医药圈掀起涟漪:三生制药将一款尚处临床阶段的PD-1/VEGF双抗候选药物,以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60.5亿美元授权给辉瑞,创下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录。6月2日,普米斯生物开发的PD-L1/VEGF双抗PM8002,继被B
2025年5月,一纸公告在全球医药圈掀起涟漪:三生制药将一款尚处临床阶段的PD-1/VEGF双抗候选药物,以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60.5亿美元授权给辉瑞,创下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录。6月2日,普米斯生物开发的PD-L1/VEGF双抗PM8002,继被B
近期,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回暖,百奥赛图(02315)凭借独特的"创新动物模型+抗体分子转让"双轮商业模式,犹如一匹黑马,股价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一路高歌猛进,其估值也随之经历着重塑的过程。截至6月18日,百奥赛图股价从去年11月底部的5.6港币一路飙升至21.
百济凭借泽布替尼出海一只脚踏进盈利大门,恒瑞转型创新药批量出海加A+H上市风光无限,信达手握玛仕度肽和潜在PD-1/IL-2大药被市场捧在手心,唯独君实生物好像被困在时光里。
“在澳大利亚,1期药物临床试验仅需5~6周即可启动,且无需提交IND申请”,“FDA批准的药物95%以上都有来自澳大利亚的临床试验数据。”5月27日,在广州举行的“大湾区生物技术企业南澳州临床试验合作研讨会”上,南澳州政府经济发展部健康与医疗产业专员Sandr
中国公司在奥希替尼耐药后治疗策略的开发上非常活跃,HER3 ADC、Trop-2 ADC展示了积极的数据,三代EGFR+MET双靶的方向和四代EGFR已经表现出治疗潜力。
再鼎医药算是本次ASCO大会上最靓的仔之一,DLL3 ADC同时兼具全球first in class兼具best in class,如今读出了较为完整的临床I期数据。而另外,电场疗法也在本次ASCO大会上吸睛,这意味着爱普盾马上就要把适应症拓展到胰腺癌领域了。
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奔赴港股上市的热情不断高涨,形成了一股显著的潮流。在提交的450家备案申请企业中,计划赴港上市的企业多达248家,显示出对港股市场的浓厚兴趣。随着A+H上市正在进入高潮阶段,今年以来已有近6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
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科学前沿,脑类器官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这些由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微型三维“大脑”模型,不仅能够模拟真实大脑的复杂结构和功能,还能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大脑发育、神经回路的形成以及各种脑部疾病的发病机制。
不要忘记时代的眼泪。据中信建投2022年8月统计,2004-2018年间通过纳斯达克IPO上市的Biotech/Biopharma的424家样本公司,仅有225家企业仍旧存续,占比53.1%,另有接近半数消失。在存续企业中,有84家市值小于1亿美元,占比37.
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业绩回暖的“三重共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加速重构,传统评估方式已难适用。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聚焦行业热点——从BD交易模式到全球化竞争策略,从高估值背后的风险到政策波动的应对,推出系列报道专题《创新药:爆款,突围,与自证》
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业绩回暖的“三重共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加速重构,“熊市思维”下的传统评估方式已难适用。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聚焦行业热点——从BD交易模式到全球化竞争策略,从高估值背后的风险到政策波动的应对,推出系列报道专题《创新药:爆款
在这一轮的创新药行情中,迈威生物作为国内创新研发能力突出的Biotech来说,公司明显滞涨于其他同行业Biotech(截至5月26日收盘年度累积涨幅仅12.43%),这或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3月8日,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因在《柳叶刀》发布的Ⅲ期临床数据中直接击败默沙东的当家花旦K药,随后又头对头战胜另一位PD-1市场的强者——替雷利珠单抗。
3月8日,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因在《柳叶刀》发布的Ⅲ期临床数据中直接击败默沙东的当家花旦K药,随后又头对头战胜另一位PD-1市场的强者——替雷利珠单抗。
中国创新药产业10年发展史,Biotech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我们很高兴看到一批伟大Biotech公司的诞生,但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Biotech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018年,丹麦药企Ascendis Pharma与维梧资本的联合投资人共同创立了维昇药业,Sofinnova Ventures参与首轮投资。Ascendis以产品入股,占IPO前总股本的40.12%,作为资金支持方,维梧资本占35.24%,Sofinnova
之前与大家聊过和铂医药,从25年初到现在涨了七八倍。简单来说,最强逻辑就是几笔大额BD以及AZ入股,让公司从超级低估的价值发现到开始逐步认可技术平台优势。
产业链 biotech 奥赛 诺亚 biotech产业链 2025-05-01 17:32 6
迪哲医药盈利能力的增强,不仅得益于产品商业化的强势增长,还得益于公司控费增效的正向反馈,公司2025Q1销售费用率实现77%,对比2024年全年的124%呈现显著下降。接连推出两款源头创新药物的前提下,研发费用在过去两年持平,略微下降。归母净亏损持续缩窄,20
在Alis看来,部分在管线临床或监管环节受挫的biotech,账上可能还有不菲的现金,极端情况下市值可能会低于现金。这对于股东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
在Alis看来,部分在管线临床或监管环节受挫的biotech,账上可能还有不菲的现金,极端情况下市值可能会低于现金。这对于股东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