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昆明|抗战中的南侨机工
1939年,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国服务工作。他们无畏艰险,在号称“死亡公路”的滇缅公路上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运送着珍贵的抗战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939年,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国服务工作。他们无畏艰险,在号称“死亡公路”的滇缅公路上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运送着珍贵的抗战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作为获得云南艺术基金资助的重点剧目,《风云滇缅路》历经两年打磨,剧本数易其稿,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排练,最终呈现在舞台上。剧目以“传统程式当代化、青年人才梯队化、文化影响浸润化”为创作路径,大胆起用青年演员担纲主演,既彰显了滇剧艺术守正创新的探索,也为培养戏曲新人
掌上春城讯昆明,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千年古道到百年铁路,到通达国际的交通枢纽,它们因何而生,因何而变,又怎样影响昆明城市现代化发展格局?8月9日,“百年路走出新昆明”系列活动之“百年旧影话沧桑”主题分享暨《体验八千里边地风情》读书分享会活动在滇越铁路麻园
惠通桥,位于云南龙陵县城东北74公里腊勐镇与施甸县太平镇交界的怒江上,是抗战时期我国西南后方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过怒江的唯一通道。该桥所处的怒江峡谷,东为太平大山头,西为腊勐松山,山顶海拔2000米以上,江边海拔仅600余米,山高谷深,形势险要。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历经 14 年浴血奋战,见证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历史铁律。这场胜利终结了近代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的屈辱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树起一座用 3500 万军民伤亡铸就的精神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规军中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的主战场在缅甸,后来又撤往印度、
1939年1月滇缅公路正式开通后,公路运输日渐重要。虽然大批卡车由国外运进,但司机、技工相对较少,为解决司机、技工不足这一问题,国民政府大力招募南洋机工回国服务。
全程共分6段,即关漾段(下关至漾濞)、漾云段(漾濞至云龙)、云保段(云龙至保山)、保龙段(保山至龙陵)、龙潞段(龙陵至潞西)和潞畹段(潞西至畹町)。
南侨机工是中国历史上华人华侨最典型的爱国群体。在国家危难生死存亡时刻,3200多名南侨机工舍生忘死回国抗战,在滇缅公路这条当时唯一的抗战运输生命线上,抢运50万吨抗战物资,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英雄史诗。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党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挖掘南侨
日前,广电总局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了网络视听节目推优活动2024年度优秀作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2024—2025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云南省广播电视局选送的网络直播节目《“美好生活在云南·寻宝动植物
在调研滇缅公路遗址之前,我曾经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怎样的一条公路,怎样的筑路大军,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今年,我跟随阿昌族前辈尹老师重走了滇缅公路。站在惠通桥锈迹斑斑的钢索旁,触摸着桥墩上密布的弹孔,怒江水在桥下奔涌而过,涛
2025年的春天,司马南税务争议引发的舆论海啸,意外撕开了当代中国社会最隐秘的价值伤口——当公共讨论将公民过失与家国大义强行捆绑,我们正在亲手将"爱国"变成可以随意涂抹的万用标签。 一、税收争议的契约本质 现代税收制度的法理基础,本质是公民与国家缔结的公共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