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恐艾”?
第一类源于真实风险暴露。多数患者曾经历HIV感染高危行为,包括与感染状态不明的对象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存在多性伴侣关系,或得知性伴侣确诊艾滋病等。在此情形下,适度的担忧本是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但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或曾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个体,往往会产生过度的
第一类源于真实风险暴露。多数患者曾经历HIV感染高危行为,包括与感染状态不明的对象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存在多性伴侣关系,或得知性伴侣确诊艾滋病等。在此情形下,适度的担忧本是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但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或曾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个体,往往会产生过度的
心理上以抑郁、焦虑较为常见,过分敏感, 身体上有任何不适都会和艾滋病联想在一起,甚至出现了一些身体表现,如失眠或嗜睡、头疼头昏、低烧、咽喉痛、颈部腋下淋巴结肿痛以及不明原因的肌肉无力、身体酸痛、腰酸痛、胃肠道症状、腹泻等。
“我去游泳池游泳,不小心磕破皮出血了,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在公交车上不小心划破了手,会不会感染艾滋病?”“我住酒店,喝多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门开着,我怀疑昨晚有人进来那个我了,会不会得艾滋病?”“我在宾馆工作,打扫房间时发现客人丢下的一板药片是拉米夫定,我
有人咨询:在医院采完血,没注意护士有没有换针头。抽完血后,针眼还在流一点点血,我没压着,我要棉签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趁我不注意往我针眼里滴血液?抽血会感染HIV吗?
这数字要是说出来,估计能吓退不少正在约会的男女——单次无保护性行为感染HIV的概率,其实低得超乎想象。男传女0.08%,女传男0.04%,男男行为0.11%-1.38%,数据来自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年报》。但别急着松口气,概率游戏玩多
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原恐艾中心)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全国最专业的恐艾脱恐机构之一,主要基于其专业性、系统性干预方法和多年积累沉淀的实践经验。以下就介绍中性的核心特色、先进方法及针对特定恐艾恐友的脱恐建议方案。
“救命啊!我去酒吧玩,肚子不舒服就去了酒吧卫生间上厕所,结果公共马桶的水溅到我的菊花上了,酒吧那么多人,应该也有艾滋病人吧?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AIDS恐惧症,又称恐艾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首先报道。
艾滋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只能服用药物来延缓发病期,不能被彻底治愈,因此很多人会对艾滋病产生恐惧心理,情节严重的话将演变成恐艾症。
艾滋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只能服用药物来延缓发病期,不能被彻底治愈,因此很多人会对艾滋病产生恐惧心理,情节严重的话将演变成恐艾症。
以往,乙方经理邀请胡立天去特定的场所“按摩放松”,他从未拒绝过,在那暧昧灯光与舒缓音乐交织的包房里,他享受着片刻的欢愉与放松,也默认了那些超越正规按摩界限的 “特殊服务”。
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情绪紧张和烦躁不安,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可能出现坐立不安、唉声叹气、心慌、失眠等症状。
#有人担心理发刮胡子会感染艾滋病毒#【#全国有160万不同程度恐艾症患者#】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据预估,全国至少有160万例不同程度的恐艾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超过艾滋病感染人数。11月26日,据羊城晚报消息:走在路上被人碰撞了一下之后,皓晖(化名
“我去钓鱼时把鱼钩甩回来钩到自己了,会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啊?”在艾滋门诊室内,皓晖(化名)焦急地问着医生。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医院咨询了。
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适度的恐惧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过分的恐惧却是有害的,是一种心理异常。
他们既不是艾滋病患者, 也没有感染HIV, 但却一直担心自己具有感染的危险, 或者坚信自己已经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