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000在朝鲜:我们不需要怜悯,但渴望被看见:一位朝鲜导游的独白
平壤光复商业中心的玻璃旋转门映出我和导游金英淑的身影。她突然压低声音,手指掠过货架上标价120元的瑞士巧克力:“看见没?这里月入2000块的人,能买这个不用眨眼。”她腕间的国产手表闪着微光——那是父亲三十年工龄换来的“忠诚奖章”,而柜台下藏着的中国水货手机,抵
平壤光复商业中心的玻璃旋转门映出我和导游金英淑的身影。她突然压低声音,手指掠过货架上标价120元的瑞士巧克力:“看见没?这里月入2000块的人,能买这个不用眨眼。”她腕间的国产手表闪着微光——那是父亲三十年工龄换来的“忠诚奖章”,而柜台下藏着的中国水货手机,抵
凌晨五点,我攥着价值2500元的高丽航空机票,站在北京首都机场的值机柜台前。这张从北京飞往平壤的机票,价格堪比国内热门旅游城市的往返机票,但航程却只有800多公里。
“明哥,这次回去...我真的好紧张。”智秀紧攥着护照,声音细如蚊鸣。
在朝鲜黄海北道的集体农庄,62岁的农民朴永哲弯腰插下今春最后一株稻秧时,远处山丘上“农业革命万岁”的标语正被暴雨冲刷得斑驳脱落。他的裤脚沾满泥浆,口袋里却揣着2024年最新版粮票——这张印着金日成头像的纸片,承载着全家半年的口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