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万里丨重读《沈兼士集》,兼论《广韵声系》
沈兼士是一位在文字學、訓詁學上深有造詣、卓有貢獻卻未被當今學界充分認識的學者。他從劃分文字畫、象形字、表意字和表音字開始,到形成系統的右文説思想,從發現初期意符字意義不確定的特性,到揭示漢魏音注中義通換讀的實例,幾十年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沈氏文字訓詁學理論
沈兼士是一位在文字學、訓詁學上深有造詣、卓有貢獻卻未被當今學界充分認識的學者。他從劃分文字畫、象形字、表意字和表音字開始,到形成系統的右文説思想,從發現初期意符字意義不確定的特性,到揭示漢魏音注中義通換讀的實例,幾十年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沈氏文字訓詁學理論
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阅读、理解经典需要训诂,训诂起源的时间节点,关系到我国传统语言学的进程和经典注释学的源头。就现今六七十种训诂学专论和概论性著作考察,大多笼统地将其落实在先秦、春秋、春秋战国,甚至两汉时段。刘师培《周代训诂学释例》举《孟子》和三传为
虞萬里,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講席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經學文獻研究集刊》主編。兼任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國家出版基金專家委員,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兼職教授。著有《榆枋齋學術論集》《榆枋齋學林》《上博館藏楚竹書綜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