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之巷出发,寻访船山先生之三
我等很为这句话所透露出来的豪杰精神而钦佩和高兴,因为事实上,确乎如此,船山先生没于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二,后来纪元为一六九二年,到了光绪十八年壬辰冬月,其八世从孙王之春“序于鄂藩使署”,付梓《船山公年谱(增补)》,此时船山学说已大显于世,时当一八九二年!
我等很为这句话所透露出来的豪杰精神而钦佩和高兴,因为事实上,确乎如此,船山先生没于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二,后来纪元为一六九二年,到了光绪十八年壬辰冬月,其八世从孙王之春“序于鄂藩使署”,付梓《船山公年谱(增补)》,此时船山学说已大显于世,时当一八九二年!
唐才常,字黻丞(也称佛尘),湖南浏阳人,与谭嗣同同乡,并称为“浏阳二杰”。唐才常自幼关心国事,甲午之后,国势衰微,唐才常专力研究各国政治外交经验,成为维新派的一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计划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本进行改革,
1867年,唐才常生于湖南浏阳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在父亲悉心教导下展露过人聪慧,7岁能诗、8岁能文,20岁以县、府、道三试皆第一的成绩,成为浏阳两百余年唯一“小三元及第”。尽管家境清寒,他却始终怀揣知识报国的赤子之心,立志以学识改变命运、振兴家国。
**少年时期**: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贫寒家庭,自幼聪颖勤奋,六岁进私塾,后得督学推荐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受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
1865 年 3 月 10 日,谭嗣同降生于北京宣武城南烂眠胡同(今西城区烂漫胡同)的官邸。他字复生,号壮飞,别署华相众生、廖天一阁主等。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显赫的出身,却未能让他的人生顺遂,反而命运波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