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图讲座 | 一场关于“德”与“才”的思想碰撞——研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
孔祥川,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邢台市楹联学会理事,邢台博物馆百泉文博讲坛主讲嘉宾,邢台大开元寺秉忠书院特约嘉宾,信都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孔祥川,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邢台市楹联学会理事,邢台博物馆百泉文博讲坛主讲嘉宾,邢台大开元寺秉忠书院特约嘉宾,信都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学而时习之- 学了之后要按时复习、练习。(《学而·1》)有朋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学而·1》)不亦乐乎- 不也是很快乐吗?形容非常快乐。(《学而·1》)巧言令色- 花言巧语,装出讨好的脸色。(《学而·3》)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老话讲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表面上热热闹闹,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可实际上,有些人的行为真的让人气得跳脚。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就得看
一次,孔子谈及自己未曾见过刚毅不屈之人。身旁弟子提及申枨,孔子却并不认同,以“枨也欲,焉得刚?”明确指出申枨因有欲念,难以真正做到刚毅。“无欲则刚”的理念便由此发端。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
“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其中“敏”的本义与现代常用义略有不同。根据甲骨文记载,“敏”字形似“手梳理长发”,本义指动作敏捷、迅速。《说文解字》更明确指出:“敏,疾也。”而《论语》中“敏”的引申义则指向“聪慧勤勉”,强调天资与努力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成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它教导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应更信赖亲眼所见的事实,而非仅凭听闻。这一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在科学研究、决策制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这一观念,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