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品读论语:有仁德,不善辩,又如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05:30 2

摘要: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

孔子为透彻的讲解仁德,真可谓多角度、全方位;

有人说:冉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却不善言辞,这里的冉雍,同样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孔子就此评论道:何必要他能言善辩呢?那些常靠伶牙利齿和人争辩者,多半会让人瞧不起;

显然,在孔子的认知里,分明将能言善辩与仁德对立;

尽管这一结论不全对,但这份提醒真的还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

想想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能言善辩之人,若是尽想着跟人争论个对错、高低,哪还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积极修为;

其实,孔子的真实目的,不在于否定能言善辩,而是意在对嘴炮进行严厉抨击;

一个人,只说不做,不把心思放在做事上,又怎么行呢?

说到底,人可以不完美,比如像冉雍不善言辞,但只要有仁德,人品就是响当当的;

而人品立,这人就立,至于其他方面,都可以看作小问题;

当然,一个人不以争辩为目的,善于沟通,长于交流,还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凡事不可太绝对,关键看出发点是否出于善意;

也就是说,有仁德的人,即使是犯错,也绝不会出于人为和故意;

相反,所谓杠精,从一开始就拋开问题的本身,让欲望占据全部思维,那样为抬杠而抬杠,结果只能是我以为还是我以为;

由此不难明白,人一旦拥有了仁德,即使是与人争辩,也只围绕问题的本身说问题;

那样,只会越辩,问题变得越明晰,从而让大家一起跟着受益;

相信,做一个有仁德而又理性的争辩者,不仅没有人贬低你,还会分外让人钦佩。

【作者简介】钉钉,又名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品读孔子》系列论语公冶长之五。

来源:钉钉悦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