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正经”绘画鬼才,黄永玉:人生是一场尽兴的狂欢
黄永玉(1924.8.9-2023.6.13)黄永玉《猴说》68.5×68.5cm 纸本设色 2019年我的这些画是所有同行都没有见过的,我很认真的,在做这件事。——黄永玉黄永玉《兔年月历-3》48×45cm 纸本设色 2022年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
黄永玉(1924.8.9-2023.6.13)黄永玉《猴说》68.5×68.5cm 纸本设色 2019年我的这些画是所有同行都没有见过的,我很认真的,在做这件事。——黄永玉黄永玉《兔年月历-3》48×45cm 纸本设色 2022年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
天津水彩协会会员美到处都是,但对于我们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审美”,而是缺少发现
游戏就是Pad,学习、生产力专属电纸本!这几乎是当下职场人的通识了。其实也并不奇怪,更多的AI功能、更强的性能、更健康的特性,更熟悉的使用方式,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友友们会爱不释手了。那么当下最热的三款电纸本、汉王N10 Pro 二代、M10、M10C,我们又应该
然而令人颇为遗憾的是,以画为业的很多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不知所谓地反其道而行之。笔法越来越繁杂,用墨越来越出奇,不知其弊反而自伐其功、自矜其能,结果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幅幅满是“说法”实际上却不得其法的作品,失去了本真。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艺委会终身委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
语言的本质在于它的去视觉化的抽象逻辑性,而真正有价值的绘画表现恰恰是去语言化的;绘画的魔力、感染力多来自于语言之失语、失效——这种反语言反阅读的特质才是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永恒张力所在。
走艺术之路需要天赋,更需要痴情专注,二者缺一不可。所谓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话虽是老生常谈,但确实能够切中肯綮,古今中外许多优秀艺术家用他们的行为和成就为这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解。
小红在许多艺术大家的笔下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她的绘画作品有着鲜明的自我风格与审美调式,这与她日常生活中的衣着、言语与行为是合一的,这是她对艺术与生活独特的理解方式。在现实生活的喧嚣与琐碎中,小红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澈、孤逸的审美品格与精神内涵。
曾三凯是我关注已久的书家,我甚至藏有他几幅力作,时时观摩,从中获益。虽然我们遥隔京汉少有晤面,但是偶尔心血来潮互通电话,总相谈甚欢悠悠不尽。我试图撰文论其书,2021年某晚,我召集我们湖美的书法史论方向研究生张震、林春衍、刘文博等几位男生来家里讨论他的书作。但
杜滋龄,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版家,1941年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系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韩马帖》是向友人商借唐代韩幹所绘《鞍马图》,以供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米芾平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
女画家宋秦晋的作品,设色淡雅,富有韵味,将花卉的柔美与力量、脆弱与坚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美好、柔和、温暖、干净、灵动、自然,呈现出一名女性画家独有的对美的把控和敏感。何况画如其人,宋秦晋本人也是那么细腻温婉,知性优雅,又柔中有力,是一位极具特点的女艺术家。所以
在油画中,“古朴的造型”与“厚重的表达”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艺术特征,往往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质朴且富有历史感的视觉氛围。以下从造型语言、技法表现和艺术内涵三方面展开分析: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
当生活在价值共享人手不离屏幕快节奏时代中,当人人为工作生活忙碌,碎片化知识和时间让人应接不暇时,人文景点游春感受和慢生活深入思考显得奢侈。
今日中国艺术家的出路,一方面就是玩西方的当代艺术,另外一方面就是从事传统艺术的当代化的探索。传统艺术的当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传统绘画也一样,它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这一过程不仅要求我们保持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还需要我们具
1943年生于杭州,祖籍浙江萧山。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1986年至1987年,1988年至198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举办个展。1993年应邀赴中国台湾出席国际现代中国水墨大展及学术研讨会。2002年参加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首展暨
20世纪山水画的变革,“写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这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在西方绘画影响下的结果。20世纪初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官方或民间的西式美术教育机构,但是画家接受西画训练并没有普及。再者变革中国画的理念和方法也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不接受甚至不承认西方绘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当我们翻开华夏艺术的长卷,青绿山水,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华章之一。
本期收录的是画家吴昌文,近几年的水彩部分写生作品集,生于长于贵州的他,画里多是贵州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这些水彩写生作品和前几年的作品相比,线条的归纳、色彩的应用、笔触的提炼都有不同,还有画面布局偏长幅的调整等。3月16日下午3点,看水彩邀请吴昌文老师公开课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