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看数值!投影机的色域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在数字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色域参数已成为投影机市场的重要竞争维度。当厂商们热衷于用"110% BT.2020"、"120%DCI-P3"等数字吸引眼球时,消费者往往陷入"色域越高越好"的认知误区。那么对于投影机来说,真的是色域越高越好吗?
在数字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色域参数已成为投影机市场的重要竞争维度。当厂商们热衷于用"110% BT.2020"、"120%DCI-P3"等数字吸引眼球时,消费者往往陷入"色域越高越好"的认知误区。那么对于投影机来说,真的是色域越高越好吗?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夜视隐形眼镜,声称能够提供“超视觉”。这种眼镜利用纳米颗粒吸收低频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谱,使佩戴者能够观察到红外波长。与传统夜视护目镜不同,它们无需电源工作,且更为便携。研究显示,这些隐形眼镜可以嵌入氟化钠镓及发光的镱、铒和金的纳米颗粒,能
一种新型设备让5名受试者看到了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强烈的蓝绿色。未来,该设备有望帮助色盲症患者获得正常视觉。4月18日,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
滴滴是醒目的橙,高德是稳定的蓝,曹操是环保的绿。而在最近,T3出行做出了一项果敢的视觉决策:把用了六年的“活力橙”彻底升级为更具冲击力的“璀璨红”。
人类通过视网膜感知色彩。视网膜通常包含3种感光视锥细胞——S、M和L型,它们分别吸收蓝、绿、红光谱范围的光线,随后向大脑发送信号。当我们观察可见光谱蓝绿端的光线时,由于不同视锥细胞的光谱响应范围存在重叠,至少会有两种视锥细胞同时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