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记者没饭吃了?
5月20日,深圳报业集团召开干部大会暨改革动员会,提出推进系统性变革:
5月20日,深圳报业集团召开干部大会暨改革动员会,提出推进系统性变革:
在信息爆炸、传播加速的当下,报网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差异化发布也成为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凭借便捷性与时效性优势,承担着校园动态即时传播的重任;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以下简称《南航报》)则以深度报道和独特质感,成为校园文化
如今,文字似乎陷入了一场危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短视频、人工智能这些形态和技术出现后,文字正在沦为配角,甚至沉入历史洪流,由文字主导的传播时代即将落幕。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精神,激发青少年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一起读好书、做好事、写好文,以沉浸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和发现文学创作人才,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2024年成功
有周期的典型专业——土建类,没有一条路可以30年不维修,没有一栋大楼可以30年不老化,维护、维修、翻修、翻建,是刚需是必然,在大小周期里循环往复,2025年≠2035年,所以现在的冷,只是暂时的冷。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传播早已步入高效、多元的时代。然而,近期发生在保定某报的一起天价收费事件,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当地政务与传媒领域激起千层浪。公众不禁要问:刊登公告,某报是否有收费标准?
10万粉丝博主,可3月份自媒体我只挣了1200元:头条345元,抖音390元,公众号470元,又没接到文字商单,这个月得加油补上来了,要不然压力山大咯!
在智能手机普及率突破90%的今天,当人们习惯了指尖滑动获取即时信息,传统纸媒似乎已成为被时代遗落的文明标本。然而,正如潮汐有涨落,媒介形态的演进也遵循着螺旋上升的规律。当一批低质纸媒在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优质纸媒正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重生,在数
看回以前的发的头条,感觉这些人背后都是营销公司,在互联网还没有很发达的时候,他们通常用图频的方式进行爆料,通过纸媒、电视传播,这样就需要真实性!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他们已经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爆料,而是通过模棱两可的爆料,在各个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形成对爆料对象
这是一本在1979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创办的面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内部刊物,选登的都是公开报刊上不能发表的领导讲话和文件的摘编,还有就是信息交流和经验介绍,这在当初还是保密,记得一度还要回收的党内刊物。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专业的热度也像坐过山车一样,说变就变。有些曾经热门到不行的专业,可能正悄悄走向冷落,而这背后,行业发展周期、技术替代、政策调整以及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就像一群 “幕后黑手”,在暗中操控着呢。就拿当下的土木工程来说,行业饱和、房地产政策调控,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分享上报集团在变革中的思考时提到,在媒体发展形态上,不是报纸必然落后,而新媒体必然先进;在质量与流量的关系上,大流量的内容未必都是好内容,但没流量的内容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高
几年前,经亲朋引荐,八零后的我进了政府机关上班,编外人员。虽然工资不高,却不很忙碌。干好工作后,能每天在单位抄一篇经典作品(如忙就不抄),还能每天在上班路上反复听一篇名家诵读文章,直到熟读熟记为止。我以为这是我工作的最后一站,能干到退休了。谁想到三年疫情后,全
近年来,“裁员” 仿佛一道阴霾,悄然笼罩在众多行业的上空。曾几何时,互联网大厂作为行业翘楚,是无数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圣地,如今却频频传出令人揪心的裁员消息。那些昔日灯火通明、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办公大楼里,如今弥漫着不安与焦虑。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目睹了无数行业的兴衰更替,而其中一些现象尤为引人深思,比如纸媒的式微与方便面销量的下滑。正如人们所总结的那般:打败纸媒的不是其他媒体,而是互联网;打败方便面的不是其他方便面,而是外卖。这背后所蕴含的,正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力量——降
他亲自参与创作的主打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
“这年头谁还看报纸杂志呢,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在做,说实话我是不太理解的,但是我很佩服……真的希望这个编辑部能活下来。”当有人在直播时举着一本杂志说出这段话的时候,一时间媒体人百感交集。当报刊亭成为“时代的眼泪”,想订报刊杂志都不知道在哪儿订的当下,做纸质
谈到詹姆斯和凯特琳-克莱克谁的影响力大,他说:“詹姆斯刚进联盟时我还在上大学,但我们高中是同一届的。勒布朗从高中起就一直是那个样子。”
从图文到视频、从纸端到指尖,技术变革正不断拓展媒体传播新形态。在电子阅读兴起、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今天,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将如何适应融媒传播新语境,找准全媒体时代下的独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