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在退役锂离子电池直接修复再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李丽教授、吴锋院士课题组在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酸刻蚀表面预处理和固相烧结补锂技术成功实现高度失效LiNi0.5Co0.2Mn0.3O2(NCM523)升级修复。酸刻蚀可选择性去除表面惰性类岩盐结构并将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李丽教授、吴锋院士课题组在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酸刻蚀表面预处理和固相烧结补锂技术成功实现高度失效LiNi0.5Co0.2Mn0.3O2(NCM523)升级修复。酸刻蚀可选择性去除表面惰性类岩盐结构并将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2024-2029年全球固相萃取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5.6%,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8亿美元。
固相合成最早是由B.梅里菲尔德在1963年发展并用于肽的合成,并通过多肽合成仪实现了多肽合成过程及后处理的自动化。80年代后期以来又被广泛用于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中,以高效建成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分子库供生理活性测试,发展新型功能分子。梅里菲尔德因固
2025 年 3 月,药明康德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尽管面临外部环境挑战,公司仍展现出业务韧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2.4 亿元,同比微降 2.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94.5 亿元,同比下滑 1.6%,但扣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PNLL) 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一种“固相合金化”工艺,可以将金属废料直接转化为适合多种制造形式(包括 WAAM)的高性能、高价值合金,而无需传统的熔化流程。
近年来多肽药物在减重降糖、免疫调节、肿瘤治疗、内分泌代谢等医疗领域的出色表现,使得多肽药物在医药市场中迅速占据了重要地位。面对快速发展的多肽药物市场,传统多肽合成方法因其效率低、链段短、杂质多等缺陷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Merrifield在1963年首次提出
2024年12月21日,据资源库了解,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固相合金化”的创新技术,为铝废料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电力等领域的利用比重不断提高。然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的使用往往受到供应间歇、储存困难和稳定性差的限制。
多年来,开发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多肽合成绿色溶剂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的目标之一。近期的系列研究已提出了一些更环保的“可持续”溶剂,包括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四氢呋喃(THF)、环戊基甲醚(CPME)、γ-纤维内酯(GVL)、N-甲酰吗啉(NF
微反应器「链接」即微通道反应器,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在10到300微米之间的微型反应器。但是微反应器的“微”表示工艺流Chemicalbook体的通道在微米级别,而不是指微反应器尺寸小或者产量小。微反应器中可以包含成百万上千万的微型通道,因此可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