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一场重塑全球减排格局的“超级风暴”已至!
2024年,全球能源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即便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化石燃料使用量却不降反升。这一严峻现实,凸显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碳交易作为以市场机制推动减排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焦点。它如何通过设定排放
2024年,全球能源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即便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化石燃料使用量却不降反升。这一严峻现实,凸显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碳交易作为以市场机制推动减排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焦点。它如何通过设定排放
“这是欧洲完全缺乏能源竞争力以及盲目投入碳税的后果,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去工业化。”跨国化工巨头英力士(INEOS)董事长吉姆・拉特克里夫(Jim Ratcliffe)表示,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监管机构醒悟并采取行动。
欧洲百年工厂集体挂出“停业清仓”,中国却狂揽全球70%市场份额!德国百年机械厂裁员50%,意大利珠宝商含泪甩卖设备,法国奢侈品代工厂老板转行卖红酒……这场中欧产业对决,欧洲输得底裤都不剩!中国到底用了什么狠招,把老牌工业强国逼到墙角?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在高血压与心衰的战场上,沙库巴曲缬沙坦像一名身披双甲的战士,同时挥舞着两把利刃,横扫顽固病灶。这个名字听起来拗口,但它在临床中的表现却相当“豪横”,已经悄然成为不少心衰患者的“救命稻草”。
2025年,房地产行业平均利润率已跌破5%,土地流拍率高达40%,销售额较峰值暴跌48%。当“抠钢筋水泥”式的成本管控彻底失效,头部房企却通过大成本管理实现单项目成本下降8%-12%、净利润率逆势提升3-5个百分点。
加拿大央行今天一早发布新闻稿宣布,政策利率将维持2.75%不变。这是继4月以来,今年央行连续第二次不降息,理由是“经济数据强于预期,没有降息的紧迫性”。
202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通过《全球航运净零框架》,宣布自2028年起对5000总吨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实施碳税制度,未达标船舶需按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缴纳100至380美元罚款,预计未来十年全球航运业将面临高达1万亿美元的碳税冲击。这一政策标志着占全
如果我们要在满足全球需求的同时阻止失控的气候污染,我们制造钢铁的方式就需要改变。目前,钢铁的贡献占全球 CO2 的 11%排放,从现在到 2050 年,对该产品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三分之一。
大健康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健康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包括保健品、养老产业、康复医院以及专业的护工服务等。例如,中老年人为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可能会购买各类保健品;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院、康复医院的需求也会增加。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本周将在伦敦总部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对全球航运业征收碳排放税,预计本轮谈判将在本周五结束。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 fortescue 的全球倡导负责人萨拉・埃德蒙森称,这些谈判 “绝对具有历史意义”,尤其是考虑到有可能推出史上首个全球碳排放税。
干啥的:AI画饼忽悠VC砸钱,机器人搬砖都能吹成“颠覆人类”。
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华人李华(化名)每个月收到天然气账单时都会算一笔账:“(其中)每个月都有27.6%是碳税,在这基础上还要再付13%的HST(统一消费税)。”李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晒在社交平台上的天然气账单显示,2024年1
深夜的巴生港,一艘货轮的甲板上,几个集装箱正悄然上演“惊魂记”——因重心偏移而倾斜的货柜像多米诺骨牌般摇晃,船长的冷汗浸透了航海图;千里之外的报关大厅,填错的HS编码触发海关红色警报,价值百万的货物即将被扣押;热带暴雨中,某批精密仪器因温控失效在集装箱内“高烧
当撒哈拉的黄沙越过地中海,当波士顿的龙虾因海水酸化成批死亡——我们的子孙将继承一个面目全非的星球。
新科总理卡尼上岸第一剑,先斩老百姓账单最刺眼的地方——消费者碳税。4月1日,这个广受争议的税种将全面清零。最终哪些东西会降价?加国人的生活成本真能打下来吗?卡尼的这个大动作,马上就要接受全民检验。
阴谋论者用不完整的证据得出一个阴谋论,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相反的论调,且四处传播,他们和大众的确认偏差叠加后,使大众离真相越来越远。目前网络上有大量的“震惊体”和“真相体”,他们非蠢即坏。这里用「确认偏差」解析阴谋论者为何「非蠢即坏」,并告诉大家怎么防御认知
2025年,商业世界正经历一场无声的“核裂变”:传统模式被肢解,跨界玩家疯狂收割,而普通人逆袭的机会,藏在AI、元宇宙、碳经济等新赛道的缝隙里!今天,我们撕开表象,直击最可能让中小玩家“10倍增长”的6大杀手锏模式——
摘要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常账户失衡在改善后再次出现显著分化,呈现出更多国家、地区间的非对称性。在中长期,气候政策调整将影响投入要素的可替代性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驱动资金从化石能源依赖行业向低碳行业转移,改变国内投资行为,使储蓄-投资缺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