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

刘晓程:让“公共关系的守望者”变得越来越多

今天,我们在河北大学共聚一堂(刚才陈先红教授说我们是“四世同堂”,十分难得),举行第七届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学界同仁和与会嘉宾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

公共关系 守望者 中国新闻史 刘晓程 陈先红 2025-06-23 19:41  5

第四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举办

近日,以“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

研究 论坛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新闻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5-06-03 09:18  5

从《大公报》看英敛之:中国新闻史的传奇拓荒者

1867 年,英敛之出生于北京,虽隶属满洲正红旗,却家境贫寒,父亲以摇煤球艰难维持生计 ,一家人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困苦。在那个时代,对于出身贫寒的英敛之而言,加入军籍获取钱粮是改善家庭困境的重要途径,为此,他自幼勤奋习武,期盼能借此改变命运。

中国新闻史 辅仁大学 大公报 拓荒者 传奇拓荒者 2025-05-26 09:21  9

“第三届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召开

2025年5月16-18日,“第三届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指导,同济大学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上海心理学会艺术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

传播 研讨会 中国新闻史 国际研讨会 王爱芬 2025-05-17 21:17  10

方汉奇先生为《讲好真话》题词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撰写的《讲好真话》一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列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共建项目,荣获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2021年4月第四次印刷。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学

中国新闻史 方汉奇 王润泽 赵振宇 李瞻 2025-05-11 17:20  8

专家点评丨应永宏:优秀作品需兼具逻辑性与深度

在本次定评会上,温州肯恩大学国情中心主任应永宏提出优秀作品需兼具逻辑性与深度,应展现中国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担当,尤其注重挖掘中外合作背后的深层意义。他以《忘不了咖啡》为例,称赞其巧妙展现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创新实践,通过温馨故事传递人文关怀;对《鸡缘》

定评 中国新闻史 肯恩 李康 永宏 2025-05-07 14:43  7

专家点评丨马池珠:优秀作品应注重六个维度

在本次定评会上,山东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研究院院长、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马池珠点评了多部作品,肯定其题材和拍摄手法,并从纪录片角度,提出作品应注重真实性、国际性、时代性、故事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六个维度,他肯定了《鸡缘》《巴新儿子与中国爸爸》的创作题材,认为《弗拉

定评 巴新 中国新闻史 李康 马池 2025-05-07 14:40  8

专家点评丨纪忠慧:聚焦大赛作品,深挖传播要点与提升方向

在本次定评会上,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纪忠慧认为今年大赛很多作品都运用了无人机拍摄,以及大量俯拍视角、移动镜头,使影像作品发挥了视觉叙事的作用。他强调,本届作品在视听语言感染方面大幅度提升,收获这么多好作品,体现了大赛组委会多年来的精心组织,其号召力和影响力在逐年上

传播 定评 中国新闻史 李鑫 李康 2025-05-07 14:32  9

专家点评丨王润泽:大赛评选标准更清晰,作品多元性更强

在评审环节,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王润泽回顾了大赛发展历程。她指出,大赛从初期摸索到如今,评选标准愈发清晰,可“用国际受众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感兴趣的故事,最终传播我们中国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形象”概括。她肯定了本届大赛作

中国新闻史 李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珠穆朗玛 王润泽 2025-05-07 14:34  9

专家点评丨闵令超:大赛作品应聚焦“三力”提升

在评审环节,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表示,从大赛作品中收获颇丰,认为今年大赛作品制作水平高。他从大赛主题出发,关注作品的创意性、传播特质和国际性,对《鸡缘》《弗拉基米尔的选择》《忘不了咖啡》等作品印象深刻。他期待未来作品能聚焦“三力”提升,即增强故事张力

定评 中国新闻史 李鑫 李康 三力 2025-05-07 14:28  9

专家点评丨赵林:让世界听到更多、更精彩的中国声音

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赵林在评审环节中指出,大赛作品在国际性、质量和真实性方面进步明显。他认为,此次大赛作品题材丰富、故事性强,充分体现了大赛渐入佳境的状态。从外宣角度看,这些作品摒弃了生硬的宣传方式,而是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赵林 巴新 中国新闻史 李鑫 李康 2025-05-07 14:17  10

专家点评丨孙敬鑫:聚焦大赛,期待更多国际影响力佳作

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回顾了大赛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今年作品的亮点,如国外视角讲故事的作品增多、选题更具普遍意义和价值、故事呈现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等,同时也指出部分作品在故事性方面、新技术运用、国际场合上存在不足。他期望未来能涌现

定评 中国新闻史 李鑫 李康 孙敬 2025-05-07 14:12  9

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举办

近日,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全国近百位新闻传播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全球视野与基础理论,共同探讨中国特色新闻学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热点与未来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主题论坛。

学术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学会 2024-12-10 13:26  18

探讨中国特色新闻学未来发展!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

12月7日,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举行。全国近百位新闻传播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全球视野与基础理论,共同探讨中国特色新闻学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热点与未来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主题论坛。会议开幕式由深圳

学术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学会 2024-12-08 18:5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