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哲学系举办“《知识论》讨论班”四十周年纪念会
2025年3月21日,“《知识论》讨论班”四十周年纪念暨冯契学术思想研究著作发布会于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举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部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瑞泉、陈卫平、杨国荣、童世骏,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范鹏教授等多位学者齐聚一
2025年3月21日,“《知识论》讨论班”四十周年纪念暨冯契学术思想研究著作发布会于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举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部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瑞泉、陈卫平、杨国荣、童世骏,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范鹏教授等多位学者齐聚一
此前,该成果已获得“2024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2024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4年医疗界十大临床突破”、科技日报社“2024年国际/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等多项权威荣誉。Cell(《细胞》)期刊
来自华东师大和东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A Surve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based Agents(大模型智能体的优化方法综述)”,首次从系统化视角对LLM智能体优化策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
由于个体差异对治疗效果有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精确调节药物分子在血液中的浓度,特别是对于甲氨蝶呤(MTX)等高风险药物。而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实现药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是写作教学内容缺失。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除了少数教育实验以外)。写作教学内容依附于阅读教学,或作为读写结合的材料,或作为读写知识的一部分,在语文教材中仅占很小的一个角落。相对阅读教学而言,写作教学内容严重缺失,已经构成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个重
李大力,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生命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华东师范大学工作至今。现任上海市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前沿科学基地主任、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