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船厂提前培养高端人才
特别是,HD现代尾浦将重新组织面向员工的“环保型船舶学院”课程,为其量身定制从基础到高级的课程,并将提供有关替代燃料推进系统的案例培训,如氨和甲醇以及液化天然气。
特别是,HD现代尾浦将重新组织面向员工的“环保型船舶学院”课程,为其量身定制从基础到高级的课程,并将提供有关替代燃料推进系统的案例培训,如氨和甲醇以及液化天然气。
96岁的李嘉诚在巴拿马港口事件后,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身着蓝色防护服,面带微笑的他,似乎没有因为这次风波而颓废太久。
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的造船业也出现严重萎缩,从1960年的全球17%下降到现在的0.4%,而中国的造船业不仅发展到美国的200倍,还超越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瞩目。而有这样一幕,当视频画面流转至大连造船厂的震撼场景时,特朗普的反应成为了众人聚焦的热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几年前,韩国KBS电视台播出的《明见万里》节目中,首尔大学教授金南道说了一句让现场韩国观众瞬间破防的话:“全世界唯有韩国看不起中国,实际上,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有韩国。”这话听着刺耳,但细想却很有道理。为什么韩国人会对中国有这种奇怪的心态?中国人又为什么已经不太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该报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等维度对全球各国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4月9日,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发布统计数据称,受集装箱船等商船订单增长推动,今年3月,日本船企共承接24艘出口船舶订单,达132.56万船舶总吨。同比增长16.2%。
近期美国使用的阴招接踵而至,特朗普惯用的下三滥手段直接指向我国的造船业。对此有不少媒体则称,美国的下三滥手段可以说是让中国防不胜防,显然是不想给人留活路。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近,美国贸易代表披露了基于对中国在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所谓“不合理做法”的301调查结果,计划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领域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利用 301 条款调查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并采取了行动。先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称,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不合理的”,声称这会给美国商业带来负担,因此根据 301 条款是“可提起诉讼的”。但由特朗普上台之后决定,显然,特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301调查对中国海运和造船业的最终措施,其中尽管有所调整——包括设置180天过渡期和非累积性收费机制,但这些措施仍可能对中国相关产业构成重大负面影响。这一决定与特朗普政府于4月9日签署的“
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船只收费的“毒计”,特朗普政府动手了。据美媒彭博社、英国路透社等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发布联邦公报,宣称所有由中国建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国港口,都将依照其所载货物的数量被征收费用。相关收费措施将在180天
2024年韩国造船业的全球市场份额,竟然跌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仅剩16.5%左右。曾经的造船三巨头之一,如今在新船订单数量上只拿下了250艘,市场份额一路下滑。难道韩国造船业真的要掉队了吗?中国这边又吃下了多少订单?
美国推动对华造船限制政策后,韩国3月造船订单吨位以55%占比反超中国,主要靠美国转移订单及技术合作。美国拟对中国船舶收费,促使美国企业将造船订单转向韩国船厂。韩美深化造船合作,韩华收购美船厂并获海军订单,韩国或借此争取关税豁免,重构全球造船竞争格局。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4月9日签署行政命令,力图重振美国商业造船产业,应对长年落后于中国大陆的局面。 川普政令中强调扩大「商业造船产能与海事人力」(commercial shipbuilding capacity and maritime workforce)的重要
4月9日,特朗普签署名为“恢复美国海事主导地位(Restoring America’s Maritime Dominance)”的新行政令,其中提出构建“海事行动计划(Maritime Action Plan)”,多维度促进美国海事产业发展。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振兴美国海事行业。在签署这项行政令之前,他表示美国将在这一领域“花大钱”。
最新行政令显示,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进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征收数百万元美元港口费的计划,同时试图封堵货物进入领国港口再经陆路进入美国的“漏洞”,且美国盟友也可能被迫采取类似行动“围堵中国船只”。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振兴美国海事行业。在签署这项行政令之前,他表示美国将在这一领域“花大钱”。
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造船业启动“301调查”,中国在全球新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强烈关注。航运咨询机构认为,六大因素决定了中国成为全球造船业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