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首发 记录云南70余年科研历程

日前,以“科学的思想旅行”为主题的《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新书首发分享活动,在昆明新华书店滇池书城举行。裴盛基、叶智彰、张敖罗、曾孝濂、许再富、熊江、侯先光、王紫江、杨宇明、孙卫邦、龙勇诚、蒋志龙等12位来自云南生态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出席活动。

科学家 云南 口述 曾孝濂 侯先光 2025-05-13 13:44  1

科学家精神浸润校园 郫都区多元科普活动厚植创新基因

5月9日,由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郫都区关工委、区教育局承办的“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学家进校园成都行活动,走进郫都二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刘定生教授,以一场《揭开航天遥感的神秘面纱》

科学家 科普 校园 郫都区 刘定 2025-05-13 10:24  1

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高分辨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倍。近日,相关

科学家 成像 事件视界 鲁棒 湍流 2025-05-13 09:57  1

《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新书在昆首发

据介绍,云南广播电视台于2023年推出22集系列短视频《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在此基础上,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科技出版社合作,编成《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书籍,该书以22位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科学家的口述访谈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彰显勇

科学家 云南 新书 口述 杨宇明 2025-05-13 08:36  1

中国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高分辨成像技术

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

科学家 成像 事件视界 鲁棒 成像技术 2025-05-13 08:34  1

《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新书首发分享会在昆举行

本次活动由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公共文化云、云南科技出版社、云南新华书店共同主办,裴盛基、叶智彰、张敖罗、曾孝濂、许再富、熊江、侯先光、王紫江、杨宇明、孙卫邦、龙勇诚、蒋志龙等12位来自云南生态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出席活动。据介绍,云南广播电视台于2023年推出22

科学家 云南 新书 口述 杨宇明 2025-05-12 21:37  2

中国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高分辨成像技术

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

科学家 成像 事件视界 鲁棒 成像技术 2025-05-12 21:18  2

中方终于网开一面,美国科学家却很无奈!借到手的月壤白费了?

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并在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最终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科隆大学、

科学家 美国 月壤 石溪 沃尔夫条款 2025-05-12 18:00  1

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

科学家 成像 光学 合成孔径成像 合成孔径 2025-05-12 16:2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