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度快报》2025年6月27日
Zanzalintinib的代号为XL092,是一款建立在卡博替尼靶谱基础上的新一代口服靶向药,具有多个靶点。最近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表明,XL092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既往接受治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肠癌中,相比对照组瑞戈非尼显著改善了总
Zanzalintinib的代号为XL092,是一款建立在卡博替尼靶谱基础上的新一代口服靶向药,具有多个靶点。最近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表明,XL092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既往接受治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肠癌中,相比对照组瑞戈非尼显著改善了总
随着精准医疗需求的提升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抗体偶联药物(ADC)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最具突破性的治疗方式之一,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增长至6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成为肿瘤治疗领域增长最
自从1998年首次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以来,寡核苷酸疗法逐渐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模式。目前已有超过20款药物获得FDA批准,其中10款疗法在近5年获批,体现了这一领域显著的增长趋势。为满足行业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药明康德旗下WuXi TIDES寡核苷酸平台为寡核
今天(6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宜联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YL201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据
君实生物(01877)发布公告,根据配售协议的条款及条件,配售事项已于2025年6月20日完成。配售协议所载的所有配售事项先决条件已达成。公司通过配售代理按配售价格每股H股25.35港元合共配售4100万股新H股。
恒瑞医药(600276.SH)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SHR2554片、注射用SHR-A1811等6个药物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这些药物包括新型口服EZH2抑制剂SHR2554片、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背景及简介多肽偶联药物(PDC)作为一种新兴的偶联药物,目前已有两款药物获批,多条管线进入临床后期,已成为偶联药物的研发热点。相比ADC药物,PDC在分子量、免疫原性和肿瘤穿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其有望成为继小分子靶向药、单克隆抗体药、ADC后的新一代
内地生物科技公司宜联生物拟赴港上市,该公司已委聘中金、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筹备香港IPO,预计集资约1亿美元(折合约7.8亿港元)。此前有市场消息称,宜联生物最快于2026年在港上市。
靶向于HER2的新型ADC已经改变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并且正在向早期治疗领域研究拓展。在2025年ASCO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代表研究团队报告了一项II期临床研究,将一种全新的HER2双表位抗体偶联药物(ADC)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
石药集团(01093.HK)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SYS 6040( 抗体偶联药物 )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该产品亦于2025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石药集团(01093)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SYS 6040( 抗体偶联药物 )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该产品亦于2025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石药集团(01093.HK)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SYS 6040( 抗体偶联药物 )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该产品亦于2025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由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中国分会(CBA-China)主办的“2025 CBA-China中国年会”将于6月27-2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立足全球视野,聚焦产业前沿,围绕全球监管动态革新、AI与生物技术融合、先进治疗技术突破、药物研发策略优化、
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复杂生物分子的精准设计与构建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开发兼具高效性、普适性和精确性的生物分子 (BMs) 偶联技术尤为重要。近日,南开大学陈弓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二硫化碳 (CS2) 的伯胺极简且高效异硫氰酸酯化新方法
在2025年ASCO大会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公布了DB-1310的研究结果,这款药的靶点是HER3,在123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近31%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疾病控制率达到了84%,在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应答率达到了44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疗已迈入精准时代。近年来,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为代表的新型治疗方案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尤其是为复发难治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预后。然而,ADC药物在国内血液肿瘤领域的应用尚
消息面上,5月30日,石药集团公布,集团目前正与若干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涉及有关集团若干产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EGFR-ADC)及由集团技术平台开发的其他药品)在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方面的授权及合作。每项潜在交易项下,可能应付予
Biotin-maleimide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生物素(Biotin)与马来酰亚胺(Maleimide)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它的分子中包含了生物素的部分和马来酰亚胺的部分,两者通过特定的化学键(如酰胺键)连接在一起。由于结合了生物素和马来酰亚胺的特性,Bi
6月3日,信达生物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口头报道了IBI343(创新型抗CLDN18.2 ADC)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1期研究数据更新。
第四届世界ADC亚洲峰会将于2025年6月10日至12日在韩国仁川举行,作为抗体药物偶联技术(Antibody-DrugConjugate,ADC)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将聚焦Payload-linker技术平台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双靶点ADC的创新应用。来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