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吗?新发现或将改写中华文明史

洛阳盆地东部,伊洛河故道北岸,偃师二里头村的麦田下埋着东亚最早的“紫禁城”。3800年前,这里矗立着300万平方米的庞大都邑——夯土宫室森严列阵,20米宽“四车道”主干道切割出九宫格布局。考古人挖出惊世绿松石龙:2000余片指甲盖大小的矿石拼成蛇形身躯,蒜头鼻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 夏都 西吴 中华文明史 2025-06-25 19:46  5

考古视野下的二里头文化韧性、社会转型与社会崩溃

二里头文化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点之一,以往研究多围绕该考古学文化与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夏文化”的关系进行缀合,而忽略了从考古学本位出发,对二里头文化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二里头社会的衰落与崩溃的探讨付诸阙如。依据二里头文化以及同时期其他遗址的考古发

社会 考古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 社会转型 2025-06-07 15:59  5

刘煜 张颖: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

本文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检测数据的重新整理和分析,厘清了目前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的认知,并与中原地区早期铜器以及偃师商城出土铜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二里岗时期中原地区铜器合金技术的发展及演变、青铜合金的熔炼方式及矿料来源的

青铜器 出土 二里头遗址 刘煜 矿料 2025-05-27 12:59  6

《大舜》大结局,为这段跨越数十年的治世传奇画上了圆满句号

《大舜》作为一部以中华上古圣王为主角的历史传奇剧,其大结局以恢弘的史诗气质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这段跨越数十年的治世传奇画上了圆满句号。在乐视和B站播出的最终篇章中,创作者通过三重叙事维度,将神话、历史与人性熔铸成震撼人心的艺术表达。

二里头遗址 娥皇女英 青铜爵 湘妃竹 大舜 2025-05-19 12:46  9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坠的文明密码与大一统基因

当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在黄沙中沉寂,当美索不达米亚的空中花园化作神话传说,当印度河畔的印章文字成为未解之谜,唯有东方大地上,黄河与长江的浪涛仍在传颂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诗。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奇迹,更在血脉中刻入了"大一统"的文化基因。这种文明

基因 中华文明 二里头遗址 故宫太和殿 古埃及法老 2025-03-22 01:53  10

袁广阔:夏代文明之光——二里头遗址陶器中的夏文化信息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文化面貌高度统一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出现,结束了这一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类型并存的格局。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遗址内既有大型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和祭祀遗存的集中发现,也有精美青铜器、玉器及陶礼器的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早期都城性质。

二里头遗址 夏文化 陶器 夏代 夏代文明 2025-04-23 09:55  10

考古如何改写我们对夏朝的认知

三年前,在一次科普演讲中,一个高中生突然问我:"老师,如果夏朝不存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不是要砍掉一千年?"这个尖锐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公众对夏文明的认知正处在微妙的转折点上——就像1979年河南淮阳出土的那块青铜器残片,看似不起眼,却可能颠覆整个历史坐标系。

考古 二里头遗址 夏朝 二里头 铜牌饰 2025-04-22 01:13  11

基于地层钻孔数据探讨二里头遗址的边界问题

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深化了对二里头遗址内部聚落形态和都邑布局的认识,但遗址外部边界问题仍存在诸多疑点,尤其是遗址西南部文化遗存与自然沉积混杂,增加了研究难度。本文基于2023~2024年考古钻探的地层信息,运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方法,对遗址边缘区域的地层和沉积特征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 地层 地层钻孔 洛阳盆地 2025-04-17 19:49  13

白陶起源研究

白陶的出现时期非常早,并且主要流行于史前时期。进入夏商时期,两个核心区的白陶基本不见,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则在海岱白陶文化的强烈影响下进一步发展,成为白陶的生产和使用中心,白陶器类与功能逐渐丰富,直至殷墟文化后期才衰落。此后,白陶在汉晋时期的环渤海地区一度短暂复

二里头遗址 白陶 白陶起源 原始瓷 印纹硬陶 2025-04-10 08: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