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科幻大会|点亮“人才火把” 共谱发展乐章
科学幻想,并非只是幻想。科幻与科学启蒙和科技创新的密切联动,令它拥有了魅力和无穷可能。3月31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幻大会与年会同步闭幕。
科学幻想,并非只是幻想。科幻与科学启蒙和科技创新的密切联动,令它拥有了魅力和无穷可能。3月31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幻大会与年会同步闭幕。
3月29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承办的“科幻+人才”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启动了“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推动科幻与科技、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科幻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春节过后,作家止庵收到不少朋友发来的“诗”、“小说”,还有“古文”、“旧体诗词”、仿某位知名作家文体的“文章”,让他品鉴,全部为人工智能对话模型DeepSeek所作。DeepSeek是春节期间,在爆款电影《哪吒2》之外的另一个最热门话题。
2015年,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斩获世界科幻文学最有影响力奖雨果奖。这是雨果奖创立62年来,首次有中国作家获得该奖项。由此,中国科幻开始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全身瘫痪者通过“脑控”喝水,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脏能够移植给人续命,全世界有数亿人在和人工智能相恋……
该剧由凭借《白兔子,红兔子》享誉世界的剧作家南星·苏雷曼波尔创作,纪录片导演、作家周轶君和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得者、科幻作家陈楸帆各为单场主演。
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日新月异,正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商业与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全世界热切期待AI到来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