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坏一代人的高考志愿填报,被知乎人盘明白了
平日里交情不深的同事、朋友,在这几天都将重新走动,大家一听是孩子报志愿这件大事,没几个不愿意搭把手的。更有人在高考结束后才知道,家里还有个念了人工智能这种热门专业的“人脉”,细问才知道,原来是大舅女儿的男朋友的同事的妹妹。
平日里交情不深的同事、朋友,在这几天都将重新走动,大家一听是孩子报志愿这件大事,没几个不愿意搭把手的。更有人在高考结束后才知道,家里还有个念了人工智能这种热门专业的“人脉”,细问才知道,原来是大舅女儿的男朋友的同事的妹妹。
科技周期间,国家图书馆推出【AI智读】平台,为读者开启一场智能化的阅读之旅!在这里,您不仅能体验智能推荐、AI拆书等AI阅读功能,还能畅享10万+优质电子书资源,让科技为阅读注入无限可能。
本片由 73 位知乎答主的真实故事共创,愿所有考生都能心怀美好,勇敢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我们的高三,不止高考,就像人生,远不止成绩。在高考之际,知乎吾辈问答也发起了一场「不止高考」的讨论,尝试和答主们一起打开未来人生的更多可能性,陪考生走向各自的答案。
高考将近,知乎“吾辈问答”栏目近日发起一场关于高考与人生可能性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林小英、科幻作家陈楸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师黄灯等,作为领答人,与众多知乎答主一同参与讨论,分享“过来人”的真实经验。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开启。今年高考期间,知乎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内容和产品举措,“吾辈问答”栏目首先在高考前发起一场关于高考与人生可能性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林小英、科幻作家陈楸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现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黄灯、演员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正式开启。每年高考期间,知乎都会推出高考特别策划,为高考学子、家长和高考“过来人”提供分享经验和收获解答的场域。今年高考期间,知乎也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内容和产品举措,“吾辈问答”栏目首先在高考前发起一场关于高考与人生可能性的讨论。北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正式开启。每年高考期间,知乎都会推出高考特别策划,为高考学子、家长和高考“过来人”提供分享经验和收获解答的场域。今年高考期间,知乎也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内容和产品举措,“吾辈问答”栏目首先在高考前发起一场关于高考与人生可能性的讨论。北京大
“人们把大海叫做原汤。此刻这原汤中的一切事物就这样熊熊燃烧着。”知名科幻作家韩松的小说《红色海洋》描绘了这样一幅惊人的画面:核战争摧毁了陆地生态系统,整个地球被上涨的海水吞噬,残存的人类用基因工程把自己改造成鱼一样的水栖人,适应极端的海底生存。 海洋也不再是宁
AI时代,人的创造力会被抹杀?科幻电影的未来又在何处?站在时代前沿,从入围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的《狂野时代》这部中国科幻片中的AI,到全球电影工业角度与AI共创,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这场峰会讲出了干货。
2025年,世界好像忽然“科幻”起来,DeepSeek和人型机器人的出现,甚至使普通人都觉得,未来已经不再遥远。
不仅北京出现 10 年来首个大风橙色预警,上海也多有雷电,东北暴雪、重庆沙尘、华南地区强降水......这些反常气候有一个统一的肇因,即东北冷涡,它作为一个较为常见的天气系统,过去也常常发作,但由于气候变暖,它的活跃时间和演变规律都开始变得难以预报。也就是说,
“我觉得科幻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寻找答案。”日前在番茄全民阅读月的直播对谈活动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道出了他对科幻文学的思考:“科幻其实是把现实的人放到非现实的环境中间的一个思想实验,不管在银河的尽头,还是一万年后,科幻里的人都是现实的人。”
4月25日,番茄小说“十二日谈”暨“番茄全民阅读月”大同站活动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番茄小说科幻作者王自律等嘉宾,在大同古城围绕着“如果失去幻想,人类将会怎样”这一主题进行直播对谈
春日的北京,繁花盛开,生机盎然。4月18日,中国“谷雨”节气前夕,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内热闹非凡。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马拉维、尼日尔、塞内加尔、索马里等20余国驻华使节,上合组织、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代表,北京法语联盟等国际语言文化机构代表,教育部、外交部
日前,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大会期间,《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等多项成果集中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
每年春季的风沙天气,一直是北方地区的常态,但今年却有些不同寻常。极端的大风让不少地区停工停学,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背后,是气候不稳定的气息。
日前,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大会期间,《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等多项成果集中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
2015年,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斩获世界科幻文学最有影响力奖雨果奖。这是雨果奖创立62年来,首次有中国作家获得该奖项。由此,中国科幻开始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
今年的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不仅举办了科幻嘉年华、科幻机甲展等活动,将科幻与生活、艺术充分结合,还组织了多场论坛,邀请中外专家、产业代表共同探讨科幻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中国科幻产业从2016年的百亿量级规模增长至如今的千亿量级,实现了崛起速度与产业规模的跃迁
“中国科幻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三体》影视作品改编、《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