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读懂中华文明丨“殷墟我向往已久”
120多年前,沉寂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重见天日,引来世界惊叹。甲骨文已能够完整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120多年前,沉寂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重见天日,引来世界惊叹。甲骨文已能够完整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洹溯·大邑商》是安阳殷墟“洹河夜游”的主秀。自2023年“十一”亮相以来,“洹河夜游”已经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游客观赏体验,而随着每一次亮相,活动也在不断升级。
“这是甲骨文发现120多年来,‘漂泊’在外的殷墟甲骨实物首次回乡‘探亲’办展。”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直言,这些甲骨实物弥补了一直以来殷墟博物馆无王卜辞展览的遗憾。
“这是甲骨文发现120多年来,‘漂泊’在外的殷墟甲骨实物首次回乡‘探亲’办展。”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直言,这些甲骨实物弥补了一直以来殷墟博物馆无王卜辞展览的遗憾。
“这是甲骨文发现120多年来,‘漂泊’在外的殷墟甲骨实物首次回乡‘探亲’办展。”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直言,这些甲骨实物弥补了一直以来殷墟博物馆无王卜辞展览的遗憾。
系统成熟的甲骨文、铸有精美纹饰的青铜器、气势恢弘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4月19号,上午坐出租车前往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门票80元。里面印象深的有三个部分,包括:车马展、青铜器展和迁移过来的考古刨面展。依照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一书中战车轨迹的地图,殷商的车马大多来源于西亚。不过车马展里面不但有战车和马匹的骨骸,还有人殉,身份不知是
从殷墟出发,中华文明探源之旅就此开启。3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透露,殷墟博物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近5000人次,成为全国文博界的“顶流”。
2025年3月8日,河南安阳的殷墟考古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这座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摇篮”的商代都城遗址,历经近百年发掘,仅揭开其神秘面纱的5%,却已让世界为之震撼。从甲骨文到青铜礼器,从恢弘王陵到市井生活,考古学家们用一铲一铲的泥土,拼凑出三千年前“大邑商”的
3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启播活动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张政出席,并与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
共有18个重要发掘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汇报,后经参会的17名专家、学者集体无记名投票,最终推选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郑州岗崔商代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
3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透露,安阳殷墟博物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近5000人次,成为全国文博界的“顶流”——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向媒体记者们谈起当下的“博物馆热”。他说,他所在的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开馆,至今年2月满一周年时,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向媒体记者们谈起当下的“博物馆热”。他说,他所在的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开馆,至今年2月满一周年时,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向媒体记者们谈起当下的“博物馆热”。他说,他所在的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开馆,至今年2月满一周年时,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
日前,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迎来开馆一周年。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26日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16万片甲骨文,将汉字源头追溯至3300年前,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而今,这座以“文字”闻名于世的城市,通过保护与活化双轨并行的创新实践,让沉睡的甲骨文走出考古工地,融
蛇年春节假期,我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天南海北的游客带来了独属安阳的新春体验,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洹溯·大邑商》是安阳殷墟“洹河夜游”的主秀。自2023年“十一”亮相以来,“洹河夜游”已经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游客观赏体验,而随着每一次亮相,活动也在不断升级。
报告提出,支持郑州、开封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开展“四季河南”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孔子周游列国”等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