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打破了西方的信息茧房,其对中国外宣的功绩未来会比肩斯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22:31 2

摘要:距今八十多年的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采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并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同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

距今八十多年的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采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并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同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

该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中国共产党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和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由此,迅速传遍全世界,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红星照耀了中国,也照耀了世界,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展示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一位美国美国黑人小伙红甲亢哥来到了中国。甲亢哥是一位美国的顶流网红,拥有3700万粉丝,以夸张的风格和真诚的情感著称。我用Deepseek查询了一下,国内艺人的影响力能与甲亢哥类比的大概是王嘉尔、大张伟或者李子柒几个人。

这位甲亢哥来到中国后,在中国进行了多次直播,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广大外国网友对中国的印象有了非常积极的转变,重构了外国网友对中国的国际认知。

甲亢哥只是一个艺人,我为什么敢拿他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进行对比呢?我们不看出身看疗效,有这么几点相似之处:

第一,中国目前所受的信息封锁和打压不输当年。当年由于信息公开的渠道所限,以及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刻意封锁,抗日革命根据的真实情况鲜为外人所知;今天虽然信息渠道虽然丰富和及时了,但由于美西方刻以的封锁和打压,以及一直以来的负面报道和教育,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还以为中国专制、贫穷、落后。以至于甲亢哥本人更是语重心长的发出感叹:“我们被媒体给骗了。”

第二,传播真实叙事方面具有可比性。当年斯诺深入延安社会,与领袖、将领、战士以及老百姓深入沟通交流,获取了真实资料和信息,据实客观理性进行了报道;现在甲亢哥更是身体力行,通过真实互动和及时传播,反应真实的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第一视角展现了中国的现代化都市、友善的市民、便捷的科技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种未经剪辑的即时画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触达全球3700万粉丝,尤其是年轻群体,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渲染的“落后的中国”的刻板印象。

第三,文化传播的破圈效果。《西行漫记》在西方精英阶层引发震动,成为理解中国革命的权威文本,甚至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而甲亢哥的直播内容以“抽象”“整活”为特色,通过充满反差感和娱乐性的片段,直击普通美国民众,迅速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形成二次传播,其传播效果更贴近数字时代去中心化和情感共鸣的特征,其评论区大量出现“想亲自对中国看看”的留言。

第四,对国家形象的重构作用。斯诺塑造和宣扬了中国的“理想主义”,他笔下的延安被描绘成充满希望和平等的乌托邦,为后续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革命提供了关键视角。甲亢哥的镜头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街头小吃、社区互动、移动支付等,这种“市井中国”的叙事,通过“参与式”消解了西方对中国的“他者化”的想像,更符合后真相时代受众对“去政治化”内容的需求,更容易被普通美国民众接受。

总之,甲亢哥凭借其全球知名度、高互动性直播、跨文化交流,以及个人风格等方式,及大地改变了外界对中国的看法。这种影响和改变,在短期内可能与斯诺的伟大贡献无法相提并论,但长期看会越来越无限接近。

相信在甲亢哥的带动下,美国的网红和博主们都坐不住了,短时间内就会纷至沓来,而中国,一定会以其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依托着国泰民安、蓬勃发展、科技进步、物美价廉、美食美景、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比国外先进五至十年的平台算法、直播带货、流量经济、粉丝经济,把这些网红和博主牢牢绑定在中国发展的高速列车上,从而带动全世界一起来了解中国、熟悉中国、参与中国,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且陶陶乐尽天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