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胃就像孕育生命的土壤,最怕寒气淤堵。很多人听说粗粮健康就猛吃,但消化功能弱的朋友可得注意——好比春播要选好种子,身体虚寒时更适合吃精细米粮。推荐大家试试"米油":抓一把优质大米,加足清水小火慢熬40分钟,揭锅时表面浮着的那层金黄粥衣,营养价值堪比燕窝。清代名
脾胃就像孕育生命的土壤,最怕寒气淤堵。很多人听说粗粮健康就猛吃,但消化功能弱的朋友可得注意——好比春播要选好种子,身体虚寒时更适合吃精细米粮。推荐大家试试"米油":抓一把优质大米,加足清水小火慢熬40分钟,揭锅时表面浮着的那层金黄粥衣,营养价值堪比燕窝。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里特别提到,这种米油滋养效果比名贵药材熟地黄还好。肠胃敏感的人早晨可以煮小米粥,诀窍是用砂锅煮开三次、焖三次。看着金灿灿的米粒在水中舒展,像朵朵小花绽放时,盛半碗趁热空腹喝下,能感觉温暖从胃部蔓延全身。这种温和的食补方式,比硬啃粗粮更适合娇弱的脾胃。
饭后别急着躺
老话常说“吃饱就睡,毛病成堆”,这可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醒过的。刚吃完饭,肠胃就像开动的机器,需要足够的“动力”(阳气)来消化食物。如果直接躺平,好比给运转的机器断电,食物积在胃里不消化,轻则胀气打嗝,重则可能引发反酸、便秘。建议吃完饭后,至少坐着休息15分钟,再慢慢走个百来步,像遛弯儿那样悠闲踱步,既帮助肠胃蠕动,又不会累着。
揉肚子有讲究
古人发明的“饭后揉腹法”,特别适合现代人。具体做法很简单:把手掌搓热,掌心对准肚脐眼,绕着肚脐顺时针轻轻打圈,每次转36圈。动作要像春风拂过柳枝那样轻柔,别使劲按压。这个动作能带动肠胃“动起来”,促进消化,缓解饭后饱胀感。注意一定要顺时针揉,这和肠道自然蠕动的方向一致,千万别反着来。
晚上九点后管住嘴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子时)是阴气最重的时候,脾胃也需要“睡觉”。如果经常熬夜吃宵夜,就像半夜强行叫醒工人干活,时间长了脾胃肯定罢工。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个养生秘诀叫“晚食当肉”,意思是晚饭吃得简单清淡,就像吃肉一样满足。建议晚上7点前吃完晚饭,如果实在饿,喝半杯温热的米汤,或少吃些面条汤,容易消化的。脾胃养好了才能把营养输送各个脏腑,达到健康状态。
来源:幸福西柚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