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芽破土,万物拔节。为践行“让知识生根,让能力生长”的教育理念,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全面推进“学科+拓展课程”建设,以趣味化、情境化、实践化为导向,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学习体验。当数学遇见思维模型,当英语联结生活万象,孩子们在智慧碰撞中描绘出独一无二的成长图
阳光讯(记者 刘杰 通讯员 杨梅)春芽破土,万物拔节。为践行“让知识生根,让能力生长”的教育理念,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全面推进“学科+拓展课程”建设,以趣味化、情境化、实践化为导向,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学习体验。当数学遇见思维模型,当英语联结生活万象,孩子们在智慧碰撞中描绘出独一无二的成长图景。让我们走进这场充满童趣与深度的学习之旅!
数学拓展:开启奇妙思维之旅
《影子剧场》——光影中的数学启蒙
在一年级小朋友的眼中,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好奇,而宜彩霞老师的《影子剧场》,恰是一扇通往数学奇妙世界的大门。这节课巧妙地将数学启蒙融入到有趣的影子探索中,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课堂氛围里,开启对数学最初的感知。孩子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影子在屏幕上的大小变化,直观地感受光与影子的关系。
《图形王国的镜像魔法》——对称之美的探索
谭荣和吴宪老师引领二年级学生踏入《图形王国的镜像魔法》。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识轴对称图形,动手剪出漂亮的对称图案,感受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奇妙。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到复杂的创意剪纸,在镜像魔法里,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对数学的对称美有了深刻体会,发现数学原来如此充满艺术感。
《趣味24点》——数字运算大挑战
姜蓉和丁娟老师带来的《趣味24点》,是三年级学生的数字乐园。利用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让四个数字得出24。两位老师的课由浅入深,把枯燥的运算变得妙趣横生,孩子们在快速思考和激烈竞争中,锻炼了计算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数感,欢乐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敏捷。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拓扑世界的初体验
杨敏老师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将四年级学生带入神奇的拓扑世界。一条普通的纸带,经过简单扭转就变成了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莫比乌斯带。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充满惊叹,通过对它的研究,孩子们理解了空间的奇妙变换,打开了数学中拓扑学的大门,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包装的学问》——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王葱侠和樊清辛老师的《包装的学问》聚焦生活实际。在包装物品时,如何节省材料?五年级学生通过设计、测量、计算,探究哪种方案最节约。课堂上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旋转魔法秀:几何图形的立体狂想曲》——从平面到立体的跨越
翟玉媛和徐海峰老师的《旋转魔法秀:几何图形的立体狂想曲》,帮助六年级学生完成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思维飞跃。学生们深入理解了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联系,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在旋转魔法中,立体几何知识不再抽象难懂。
英语拓展:多元文化交流之窗
《Happy Chinese New Year》——用英语讲述中国年
张露老师的《Happy Chinese New Year》别开生面。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元素,学生们不仅学会用英语表达春节习俗,如春联(Spring couplets)、红包(red packet)等,还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初步尝试。
《weather&24 Solar Terms》——自然与文化的英语融合
史悦芳老师带来的《weather&24 Solar Terms》,把天气知识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相结合。学生们一边学习描述天气的英语词汇和表达,一边了解二十四节气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感受中西方对自然认知的差异与共通,拓宽英语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unit3 Where did you go?C Story time》——故事中的英语世界
韩笑老师通过《unit3 Where did you go?C Story time》,以嫦娥奔月这一中国经典故事为载体展开英语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们学习过去式的表达,跟随Zoom的脚步一起经历旅行,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守一颗初心,探索教科研之芬芳,抱一种信念,追求教科研之理想。把学科打开,让思维进来;把课堂打开,让世界进来。枣园小学教师团队以探索者的激情、研究者的执着、实践者的毅力继续砥砺前行,帮助学生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期待孩子们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