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憋屈,说了矫情:关系里的这种“刺”,拔掉后乳腺都通了!

摘要:人际关系中的这种“刺痛”,没有大到可以理直气壮地冲对方发火,但也没有小到让你没有感觉,甚至过了很久还萦绕心头。

今日主播 | 宁语

最近,陈海贤老师有一个短视频细腻又戳心,他说:

只要你跟人交往,就难以避免“刺痛感”。

人际关系中的这种“刺痛”,没有大到可以理直气壮地冲对方发火,但也没有小到让你没有感觉,甚至过了很久还萦绕心头。

这让我想到了《再见爱人4》里,黄圣依的三次偷偷抹眼泪:

第一次是她说想要独立工作时,杨子却说她的价值没以前那么大了。

第二次是她看见杨子描述自己的画像,还停留在她19岁的样子,但她希望自己在他眼中是40岁的成熟女性。

没料到杨子却说:其实我也知道她想被看见,但是我就先视而不见吧。

第三次是她希望杨子能回归家庭,给孩子好的教育,杨子却认为“爸爸缺失对孩子是挫折教育”,“狗”都能替代爸爸。

镜头前,杨子看不见她的眼泪;

镜头后,不知道她有没有和杨子沟通心里的“刺痛”,抑或是不了了之。

大部分人为了避免关系的冲突,维持表面的和谐,往往选择无视内心的“不舒服”。

但扎在心里的一根根刺,就像心上的裂缝,若未被及时修复,刺痛总有一天会变成“剧痛”,造成关系的爆裂。

你是否也想探索:

关系中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摩擦和刺痛,我们到底要不要讲出来?

如果要讲,如何沟通才不至于让人觉得小题大做?

这是我们在关系中很重要的课题,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走进、并保持“深度滋养”的关系。关系中的“刺痛感”,

为何难以启齿?

你是否见过,当一个3岁孩子心爱的机器人被小伙伴“抢走”时,他会气急败坏地指着对方的鼻子,大喊大叫:

“是你弄坏的,你是坏人!”

他会使劲全身力气跺脚,尽情地表达愤怒,释放攻击性。

但过一会儿,两孩子又和好如初了,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手拉手吃冰激凌去了。

同时,你一定也有所体会,一位年近40岁的女性,看着老公以“工作”的名义周旋在各种女性中间,心里难受却又无法明说,持续在心里隐隐作痛。

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允许自己表达情绪,而是戴上面具,忽视自己的委屈和难过,来换取所谓的和谐。

但否认难受并不能让难受消失,反而让彼此的爱意一点点消磨殆尽,直到有一天彻底分崩离析。

@相原一子,女性,35+,自由职业

在近期颇受争议的日剧《1122好夫妇》中,女主原本和男主也算是“模范夫妇”,却走到了“开放式婚姻”的结局,即双方约定可以在婚外谈恋爱。

他们误以为这样的模式可以维系婚姻,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症结在于7年相处中一次次的“小刺痛”,没有得到及时的爱的修复。

比如,女主因为自由职业压力大,拒绝了丈夫“温存”的渴望,还不耐烦地让他到外面找。

殊不知,她下意识的反应刺痛了丈夫。而丈夫也并没有把这种失望表达出来,而是顺着她的意在外谈恋爱去了。

她以为自己可以很洒脱,却在丈夫因谈恋爱而日益发光的笑容中,感受了“嫉妒”的刺痛,但她也没有把嫉妒说出口。

两人的关系,就在彼此的回避中,日渐变冷。

@黎女士,40+,影视策划

作为一名职业策划人,黎女士经常参加影视剧的头脑风暴会。

但这次,她发现自己的创意被否决后,却被另一个“关系户”小洪拿去重新包装,最终被资方采纳了。

也就是说,她被“抢了”功劳,可是却无法诉说。

她会担心:“如果和领导说这事,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敏感,小题大做,反而是自己抢了别人的功劳?

而且说了以后,别人也未必理解,反而会伤害合作关系。”

于是刺痛感就停留在心里,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刺痛感之所以难以启齿,通常是因为:

担心自己会显得小气、过于敏感、心胸狭隘。担心说出来会让小事变大,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对自己判断的不确信,也没有任何证据,担心误会别人,造成局面的尴尬。假设对方没有恶意,于是合理化对方的做法,把自己的难受压下去。

有些人甚至无法觉察自己的难受,刺痛感一旦在心中升起,就马上被打压下去,以至于自欺欺人说“没事啊”。

有些“不舒服”确实会随着时间而消逝,或者随着你的认知调整而消化。

但所有被压抑下去的“刺痛”,却会酿成“剧痛”。

关系里的“刺痛”不可避免,

但可以避免酿成“剧痛”

我们先来看看,“刺痛”是如何酿成“剧痛”的。

上文提到的黎女士,在那次头脑风暴会后,心里就对小洪有了小疙瘩,觉得她“偷”了自己的创意。

接下来,因为对小洪有了一个“不好”的印象,黎女士的头脑就会自动倾向于选择收集关于小洪的消极信息。

比如说,她会更倾向于观察小洪是如何“讨好”上级,以获得升职的机会;

或者小洪是如何持续在会议中“拿走”别人的观点,整合成自己的策划案。

日积月累之下,黎女士有一天就会开始认定小洪就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质疑她的动机和品格,给她贴上“坏人”标签。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经过“证实”,就在黎女士的头脑里定了性,中间完全没有和小洪的沟通和确认,结果必定是关系的崩坏。

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热议的故事:《她离开了我,因为我把碗放在水槽边》。

乍一看,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男人震惊:“我只是没有洗碗,你就离开我了?”

还有很多网友同样疑惑:

就因为我看电影迟到了五分钟;就因为我送她的口红不是她喜欢的色号;就因为做饭放了一根香菜;就因为青团没有买到她的心趴上;

他/她就跟我分手/离婚了……

殊不知,当一个人毅然决然地离开,必定是积累了足够多的“小失望”。

这并不是关乎谁错谁对,而是去看到这个模式:

当一个女人的需求长期得不到尊重“刺痛”越积越多,越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越倾向于指责别人陷入相互指责的循环不再能理解对方造成最后关系的断裂。

因此,当我们意识到,刺痛必然走向剧痛时,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冲突爆发之前,去修复这个刺痛。

我有一位智慧的女性导师,她是这样处理和丈夫的关系的

当下的情绪当下表达,不惧怕小冲突。

她讲到有一次和丈夫手挽手散步时,聊到“婚后如何与异性保持界限”的话题,却发现意见不合。

丈夫认为不需要刻意和女性保持距离,只要内心坦荡,但老师却认为行为上也要有适当的界限。

感受到丈夫的不愉快,如果是缺乏对内在感受的觉察,老师很可能会下意识迎合丈夫的观点,以便大家还可以手挽手散步。

但老师却轻轻推开了他,不害怕表达自己的生气,但也没有冲对方发火,而是走到其他地方去消化情绪。

她认为这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关键:不让任何的怨气阻隔在两人关系中间。

让对方知道你的不愉快,也是自己“配得感”的表现。

你要知道,自己有生气的资格,伴侣也有生气的资格,但没有回避彼此的感受,也会在冷静后再次交谈,来达到双方的平衡。

其实,冲突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彼此,靠近彼此。

如果我们没有正视自己的刺痛感,并给对方合理的反馈,反而失去了深入彼此内心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化解刺痛感的过程中,由平凡关系转入“深度关系”。

如何拥抱“刺痛感”,

走进深度关系?

你可能还会困惑,这样的人际摩擦和刺痛感太多了,说了又尴尬,不说又心里不舒服,怎样应对才是最优解?

斯坦福最受欢迎的人际关系课,《深度关系》一书中讲到:

“不是每道甜点都要像巧克力蛋奶酥一样浓郁。你也不是每次都要和非常了解你的人互动。”

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和每个人都建立深度关系。

如果只是普通关系,你也可以选择放下刺痛感,哪怕是将来关系结束,也坦然接受。

但想要经营“深度关系”的伙伴,以下几点就很重要了:

首先,在每一个当下觉察自己微小的刺痛感,欢迎它的到来。

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回避自己的感受:“我不应该感到(某种情绪)”“我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合理”“我相信这种感受会过去的”……

有的感受的确会消失,但有的感受会持续存在。我们必须对自己很诚实,并发展自己的觉知力。

正如布琳·布朗所说:

我们无法选择性地麻痹自己的情绪,因为“如果我不去感受愤怒、悲伤和恐惧,我们也感受不到感恩、爱和快乐”。

其次,经由刺痛感,和自己的内在深深连接。

斯坦佛大学吉利根博士曾说:

你能触及自己的内在有多深,决定了你能触及他人内在的深度。

譬如日剧中的女主一子,当她对丈夫在外的“恋爱”感到嫉妒时,不回避嫉妒,而是好好探索自己的情绪背后,内在正向的需求是什么。

当她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需求,触碰到自己内在深深的渴望,她就能更加自如轻松地和丈夫进行深度沟通。

再次,沟通小技巧:“反馈三明治”。

这个沟通方式包括三个部分:

先说一些积极的事情,然后说消极的事情(给与有效反馈,而不是贴标签),最后以积极的事情结尾,这样对方会感觉较好。

比如,黎女士可以和她的上级沟通:

谢谢领导对我的支持和欣赏;

同时,我想和您沟通在上次策划会上,原本由我提出的创意,却成为了小洪的创意,这让我感觉(不带指责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加公平的环境,让大家的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同时,对于与小洪的关系,可以经由不断地询问,求证,进而真正去认识她,而不只是处于自己的主观猜测去给她贴标签。

重点是,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给与对方足够的积极倾听,和情绪上的满足,实现双向反馈,让彼此的情感流动起来。

尽管建立并维护深度关系并不容易,但确实对我们最深的滋养。

张德芬老师说过,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我们也可以经由这些刺痛,真正走进自己内心,进而走进他人内心,实现真正的“亲密”。

从“刺痛”到“亲密”,愿你我,都能关系中享受心与心的甜蜜,信任彼此,成就彼此。

参考文献:《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作者:大卫·布拉德福德 卡罗尔·罗宾。

来源:张德芬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