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料来源:[1]陈晶.肚子大、个子高的人患癌风险更高[N].人民政协报,2024-05-22(010).DOI:10.28660/n.cnki.nrmzx.2024.002994.[1]杨晓莹,王宁,冯雪菲,等.2015年中国不同职业自报患癌人群患病状况及其影
[1]杨晓莹,王宁,冯雪菲,等.2015年中国不同职业自报患癌人群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4,31(10):593-601.DOI:10.16073/j.cnki.cjcpt.2024.10.01.
“老李这辈子最怕的,是哪天身体垮了,成了儿女的累赘,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67岁的李福田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退休前在哈尔滨一家木材厂干了三十多年,扛木头、开机器,手上满是老茧,腰板却一直硬朗。
2018年10月,秋风渐凉,他跟往常一样早起,套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拎着水壶去小区后面的小公园遛弯。
那时候,他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逢人就说:“我这把岁数还能扛袋米上五楼,年轻人都不一定行。”
李福田年轻时没啥大毛病,厂里体检年年过关,退休后日子过得也简单。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先烧壶水泡杯茶,然后拎着收音机去公园听广播,顺便跟老伙计们聊聊天。中午回家吃口饭,下午就在阳台上摆弄花草,或者眯着眼打个盹。
晚上八点准时上床,雷打不动。可这几年,他开始觉得身上有些不对劲。
先是夜里老醒,起来上厕所的次数多了,有时半夜三点爬起来一趟,早上醒来眼皮子还沉得抬不起来。他没当回事,心想:“人老了就这样,哪能跟年轻时比。”
日子就这么过着,直到2021年春天,他发现自己瘦了些。裤腰带得往里收一格,脸上的肉也少了点,照镜子时眼窝都陷下去几分。
老伴张桂兰瞧着不对,劝他去医院瞧瞧,他摆摆手:“不就是年纪大了新陈代谢慢吗?
吃点好的补补就行。”他最爱吃自家腌的咸菜,酸辣脆口,一顿饭没这口他就觉得缺点啥。
夏天热了,他就着咸菜啃几块隔夜馒头,冬天就拿它配稀饭,连着吃好几天也不腻。儿女劝他少吃点咸的,他不听:“这玩意儿下饭,哪有啥问题?”
可到了2022年夏天,问题来了。那阵子天热得不行,李福田懒得动,成天窝在屋里开着老式风扇,空调他嫌费电,从不用。
中午吃完饭,他习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动也不动一下,下午再睡一觉,醒来就到晚饭点了。
有一天,他起身时突然觉得腿软,差点摔一跤,胸口还闷得慌,像堵了块石头。他揉了揉,以为是睡多了没缓过来,也没吱声。
可没过几天,他上楼时喘得厉害,爬到三楼就得歇一会儿,腿肚子直打颤。张桂兰急了,拉着他去社区医院量血压,医生皱着眉说:“血压高得离谱,得多注意了。”
李福田嘴上答应,可习惯改不了。他觉着天热不想动是正常的,年纪大了爬楼喘点气也没啥稀奇。咸菜还是照吃,出门遛弯也少了,早上赖床的时间越来越长。
到了2023年冬天,他开始咳嗽,起初是干咳,嗓子痒痒的,后来咳得胸口疼,晚上睡不好觉。
张桂兰看他脸色发黄,手脚冰凉,硬是把他拽到市里的大医院。2024年3月,他终于坐进了检查室,医生开了单子,让他做一系列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那天,李福田坐在诊室里,手攥着化验单,手心全是汗。
医生翻着报告,眉头越皱越紧。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11.2×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血沉50mm/h(正常老年男性
胸部CT发现右肺有个2.8cm×2.5cm的结节,边界不清;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17.5ng/mL(正常
医生放下报告,盯着他说:“李大爷,这肺上的结节得高度怀疑是恶性的,指标也不乐观,得赶紧做进一步检查。”
医生顿了顿,语气沉了下来:“您这情况,跟喝酒没啥关系,但有些老习惯真得改改了。
天天窝着不动,咸菜吃得太多,觉睡得不够,天天熬着身体,早把健康耗得差不多了。年纪大了,这些事可不是小毛病,能拖成大祸啊。”
人上了年纪,活动量自然会少些,可要是天天窝在沙发上、床上,几乎不挪窝,身体可受不了。
医学上有个词叫“久坐行为”,指的是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不动,像李福田这样,吃完饭就靠着看电视,下午再睡一觉,一天下来步子没迈几步,这种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可不小。
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人如果每天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患癌风险会比活跃的人高出15%-20%。
为啥?因为动得少,血液循环就慢,新陈代谢也跟着减弱,体内废物排不出去,免疫力自然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得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比如快走、打太极。可现实里,像李福田这样觉得“天热不想动”“年纪大了懒得走”的老人不在少数。
数据还显示,久坐的人肺功能会逐渐变差,氧气供应不足,肺部组织更容易出问题。
国外有研究跟踪了8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现每天坐着超过6小时的人,肺癌发病率比活动多的人高出三成。这不是吓唬人,身体就像机器,不动就容易“生锈”。
再说个关键点,动得少还容易胖,尤其是肚子上的肉。腹型肥胖跟好几种癌症挂钩,比如结直肠癌、胰腺癌。
脂肪堆积多了,会释放一种叫“炎症因子”的东西,长期刺激身体,就可能让细胞变坏。老人家别觉得“懒点没事”,这懒劲儿攒久了,真能要命。
东北人爱吃腌菜,咸菜、酸菜一口下去,饭都能多吃半碗。可这东西吃多了,健康账单可不好算。
腌制食品里盐分高得吓人,一小碟咸菜的钠含量轻松超2000毫克,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钠摄入量别超2000毫克,老年人最好控制在1500毫克以内。
李福田顿顿咸菜下饭,盐分早超标好几倍。这盐多了,会让胃黏膜受损,时间长了,胃炎、胃溃疡都可能找上门。
更麻烦的是,盐跟癌症也有扯不清的关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把高盐饮食列为“胃癌可能诱因”。
咋回事呢?盐分刺激胃壁,破坏保护层,胃酸就容易伤到细胞,修修补补的过程中,细胞出错的几率就大了。
日本有个调查,60岁以上老人每天盐摄入超10克的,比低盐人群胃癌风险高25%。
腌菜里还不光是盐,亚硝酸盐也少不了,这东西在胃里跟蛋白质一反应,可能生成致癌物。虽说现在腌菜工艺改进了,亚硝酸盐少了不少,但吃得太多,风险还是跑不了。
除了胃癌,高盐还跟血压高脱不了干系。血压一高,心血管负担重,身体各处供血供氧都不顺,间接也给癌症“开了口子”。
所以,咸菜这口瘾,偶尔解解馋行,天天当主菜,还是悠着点。
人老了觉少正常,可像李福田这样晚上睡不好、早上赖床,白天还老打盹,睡眠乱成一团,对身体可没好处。睡眠这事,医学上讲究“量”和“质”。
65岁以上老人每天最好睡6-8小时,晚上得有4-5小时深睡眠。可要是夜里老醒,睡得浅,身体修复就跟不上。
科学家发现,睡眠不足会扰乱免疫系统,T细胞和NK细胞——这两种专门对付坏细胞的“卫兵”——数量会下降,活性也变差。
有个美国研究,跟踪了5万名老年人,发现每晚睡不到6小时的人,10年内患癌几率比睡够7小时的人高17%。
为啥?睡不好,体内激素就乱了,比如褪黑素少了,这东西能抑制肿瘤生长;再比如皮质醇多了,慢性炎症就容易上来。炎症一多,细胞变坏的机会就大。
像李福田这样,夜里咳嗽醒几次,白天精神头差,身体早就在报警了。
再说个冷知识,睡眠还跟肺健康挂钩。睡得不好,呼吸道黏膜容易干,防御力下降,肺部小问题就可能拖成大麻烦。
老人家别觉得“睡不着就多躺会儿”,长久下去,健康只会越掏越空。
老人有个毛病,身体不舒服总爱扛着,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像李福田这样,喘气费劲、咳嗽老不好,还觉着“年纪大了就这样”,不去医院查,结果就拖出大事。
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里,超过一半的人体检频率低于每年一次,很多癌症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肺癌尤其狡猾,早期的症状就跟感冒差不多,咳嗽、胸闷,哪天严重了才去查,往往晚了。
体检这事,不是花钱找罪受,是救命的“预警灯”。比如胸部CT,能发现毫米级的小结节;肿瘤标志物检查,像CEA、CA125这些,稍微偏高就得留心。
医生常说,癌症早发现,5年存活率能到70%-90%,晚期就剩20%不到。
李福田要是早点查,兴许那结节还能早点处理,不至于拖到边界不清。可惜,老人家总觉得“没大事不去医院”,这想法真得改。
再说个现实问题,老年人免疫力低,小毛病拖成慢性病,慢性病再恶化,癌症就容易趁虚而入。
专家建议,60岁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查一次身体,肺、胃这些高发区得重点看。别等咳出血、喘不上气才动心思,那时候花多少钱都未必换得回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来源:医学减重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