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文谦,齐景馨,黄凯悦,等.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柴芍六君汤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J/OL].世界中医药,1-8[2025-03-28]
参考资料:
[1]罗文谦,齐景馨,黄凯悦,等.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柴芍六君汤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J/OL].世界中医药,1-8[2025-03-28]
[2]王文颖,张雯,陈维玲,等.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田德禄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J].基层中医药,2025
[3]李小飞,于毅,袁嘉嘉.益胃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25
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伴有烧灼感,与饮食相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嗳气、反酸等症状,本病十分常见,一般只需要改善饮食习惯,保持适量运动,积极治疗即可控制病情发展,但仍需警惕高危因素和病理进展,定期进行复查。
2019年,52岁的苏有金,是湖南澧县某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教学认真教学质量高,每年都会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教学任务繁重的她很少准时吃饭,为了图方便她经常吃一些榨菜或者辣椒酱拌白米饭,有时候错过了饭点甚至直接吃方便面对付一顿。这样长时间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她的身体开始出现毛病。
2019年11月12号,苏有金早自习批改作业时突然泛起一阵恶心,她上腹部隐隐发痛,一不留神手中的笔在课本上画出一条长线,苏有金靠着椅子揉着腹部缓解,想等好一点了又开始继续工作,但症状不仅没有缓解,隐痛的频率还加快了,她觉得整个背部都被胃部向前拉扯得生疼,像是以胃部为圆心向背部放射出电线一般,难以缓解。
好不容易支撑着上完一节课,苏有金刚放下教具,突然胃部开始刺痛,就像是针扎一样,又像是有人在用铁锹一下一下挖她的胃底似的,她的冷汗一下子就湿透了衣背,她感觉这次的疼痛和以往不一样,从隐痛变成了刺痛,她浑身发软都快站不住了,撑着讲台勉强挪回办公室,同事老李见她不舒服让她吃点布洛芬镇痛,吃完之后确实是好了一些。
苏有金坚持守完晚自习,守在讲台上时,她感觉除了胃痛还有些反酸,一回到办公室她便用双手交叠使劲压着腹部以缓解疼痛,但这种痛意并不是她能硬扛住的了,胃里面像是被无数根针间断性扎一下,再一下似的,额头上的汗滴落在了手臂上,她的脸色十分苍白,站起身来想要给自己倒杯水,却迎来一阵眩晕,她捂住胃部砰的一下倒在地板上,听到声音的同事连忙将她送医。
医生听了苏有金的描述之后,医生给她进行腹部触诊:轻压上腹部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和包块。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苏有金上腹部是有明显压痛,没有摸到包块。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05g/L↓ 红细胞压积32%↓ 红细胞平均体积 80fL↓平均血红蛋白26.2pg↓。
常规幽门螺杆菌(HP)检测未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镜所见:胃窦处有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伴有散在红斑和渗出物少量,其他部位未见异常,医生下了诊断苏有金这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医生细心嘱咐苏有金首先得戒掉高盐饮食,不要再吃什么榨菜腌菜,更不要用方便面代替米饭,其次她以后三餐都得按时进行,不能错过用餐时间,这些都是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胃病的。并且给她开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让她按时服用。
对症治疗后,苏有金的症状减轻了很多,她不知道为何胃痛会突然加剧到这个程度。医生便解释道:“慢性胃炎的周期长,症状多,实际上胃粘膜是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你长期反复损害它,黏膜发生了改建,最终导致了不可逆的胃腺体萎缩,你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苏有金把医生的话放在了心上,平日里除了遵医嘱按时吃药,每天都去小区遛弯锻炼身体,她也跟着儿媳吃正常的营养餐,戒掉了高盐高油开始清淡饮食。这样持续了一阵子苏有金感觉自己的胃病好了不少,体重直接从110斤的微胖身材降至94斤,她以为这是吃得干净身上的赘肉才自然的下去了,对身体很是放心。
然而2020年9月11日病情发生了转折,苏有金按照和往常一样准备给自己倒一杯水准备吃早饭,拿起杯子的那一瞬间她的上腹部像是被撕扯一样痛得她手都抖起来了,那种熟悉的铁锹挖胃的感觉又回来了,她蹲下身子蜷缩得像个虾米,一种奇异的饥饿感袭来,怎么就饿一会儿会这么疼,她连忙吃早饭,却发现吃一点就有了饱胀感,看到粥里的肉还会犯恶心。
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苏有金会经常出现这种铁锹挖胃的疼痛感,且疼痛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必须要发出呻吟才能消减一些痛意,她的乏力也越发严重,整个胸骨那一块都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火辣辣的疼,即使意识到身体有些不对劲她还是坚持按照排课表上课。
2020年11月27日,刚下课回到办公室,苏有金就抱着枕头压着胃部,胃里仿佛住了一台电钻机,一刻不停地在里面钻洞,这种强烈地锐痛让她说不出话来了,她拉开抽屉想拿点止疼药,刚一动作就一阵眩晕,接着是强烈的恶心,没忍住一下子吐出一大口深红色的液体,还没说出话来又吐了两口血,迎面走来的同事吓了一大跳,连忙将苏有金送往医院。
医生立马给苏有金做了腹部触诊,这次不仅有很强的压痛,还摸出了包块,包块质地坚硬,很难推动,触诊张力也比上次明显增高。医生脸色凝重,为了进一步确认又开具了血常规、胃镜检查。
这次血常规血红蛋白Hb浓度直接下降到了59g/L, 红细胞计数RBC降至2.59,红细胞比容HCT降至0.285x10^12/L,提示重度贫血,本次内镜检查发现胃窦黏膜出现不规则的溃烂,出现异常肿块,肿块边缘僵硬,粘膜糜烂。诊断意见:胃窦溃疡性病变,胃癌可能性大。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胃癌确诊。
苏有金看着诊断意见上面的“胃癌”两个字感觉天都塌了,她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双手抓住医生的手臂哭喊到:“我10个月前不是诊断的慢性胃炎吗?我听医生的嘱咐改善饮食习惯了,每天按时按点吃饭,也换成了营养餐,再也没有碰过那些榨菜、腌菜、速食品了,为什么10个月过去了我就从胃炎变成了胃癌啊!医生一定是检查错了,不可能的!”一旁的儿子儿媳更是泣不成声。
医生听了苏有金的哭诉医生也是一愣,按理说在慢性胃炎时期已经好好地管理饮食,认真服药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慢性胃炎要发展到胃癌是一个相对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医生又详细询问了苏有金的生活细节,包括她的饮食习惯,作息及服药情况,医生再三确认苏有金没有自服药物,也坚决按时按量健康饮食,才进行下一步排查。这一问才发现苏有金才发现让苏有金慢性胃炎迅速恶化成胃癌的元凶。
医生颇为惋惜地说道:“哎!你怎么能够隐瞒这么重要的信息啊,你这是害了你自己啊!患癌的因素很多,你恰巧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条!你的情况虽然特殊,但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呀,要是你早点说出来这件事,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的!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慢性胃炎拖成了肺癌啊!”
原来苏有金的外婆和父亲均是因为癌症死亡,尤其她父亲也是因为胃癌去世的,只是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并未确诊,但听苏有金描述其父亲发病症状与她极其相似。苏有金家三代患癌,有着明确的家族遗传史,风险比普通人大太多了。
苏有金想着家中长辈都是年岁比较大才过世,她觉得自己的病跟上一辈人都没有关系,所以医生询问家族史的时候她才都说的“无”,但恰恰没想到这个“无”字给她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隐患!苏有金想得实在太简单了!
癌症的遗传性主要体现在突变的基因会通过家族繁衍传递下去,这样极大的增加了后代的患癌的风险。当家中有直系亲属患癌时要一定提高警惕,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需要清楚的给医生描述家中长辈的患病史,因为遗传性癌症的高风险,经济条件允许的最好做一个基因筛查,明确突变基因携带情况,提早防范。
预防胃癌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定期体检筛查
40岁以上人群、长期胃病患者以及有着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确诊慢性胃炎之后也应该定期复查。
2.生活干预
减少高油高盐、腌制食品摄入(如榨菜、酸菜、腌菜以及腊肉等),这些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多食用新鲜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C,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控制体重等降低环境致癌因素。
来源:彭医生科普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