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应用”运城启动会暨业务培训班在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此举标志着被称为宫颈癌筛查“AI病理医生”正式在市妇幼保健院“上岗”,助力宫颈癌项目的筛查。
本报讯(记者 陶登肖)3月27日,“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应用”运城启动会暨业务培训班在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此举标志着被称为宫颈癌筛查“AI病理医生”正式在市妇幼保健院“上岗”,助力宫颈癌项目的筛查。
在宫颈癌的防治上,人工智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通过对大量宫颈细胞图像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细胞,提高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漏诊率;能够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康复管理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对构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级防控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2024年12月20日,市妇幼保健院成功申请了“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新技术试点推广项目”暨“宫颈病变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并于今年2月开展了“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应用”试运行工作。目前,该院已与万荣县、稷山县、垣曲县、永济市4个县级妇幼保健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AI的助力下,筛查的工作效率和检出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为转诊上来的阳性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管理,跟踪随访到位,确保“不漏诊、不失访”。截至3月25日,市妇幼保健院共接收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学标本8776例,检出阳性435例,阳性率达5.26%。“1位医生每天阅片最多超不过100例,利用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阅片量没有上限。同时,检出阳性率可提高两个百分点。”市妇幼保健院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
为了使项目单位更好地知晓及掌握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中心的作用,此次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围绕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中心项目内容及宫颈癌筛查、宫颈癌一级预防、宫颈病变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流程、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新技术、人工智能项目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授课。
“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防治技术项目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宫颈疾病诊治能力,切实护佑广大女性身心健康。我们将举全院之力推动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防治技术项目的开展,聚焦宫颈癌筛查工作重点,强化措施,优化服务,让我市妇女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宫颈癌筛查’新技术研究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聂晓峰说。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