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因为清政府和军阀的残酷压榨,家里的土地统统变卖,刘伯承因没钱交学费就被迫辍学。他的一些同学对前路已不抱希望,认为不能上私塾,就没能力考科举,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个人命运。
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他的一生为国为民,但死后却埋葬于一片荒郊野岭,而不葬于位于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有人问起背后缘由时,刘夫人一句话令人为之动容。那么,刘伯承元帅为什么没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呢?
刘伯承于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开县的一个贫苦农村,他从小就心怀大志,想为国为民干出一番事业。
但因为清政府和军阀的残酷压榨,家里的土地统统变卖,刘伯承因没钱交学费就被迫辍学。他的一些同学对前路已不抱希望,认为不能上私塾,就没能力考科举,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个人命运。
刘伯承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必须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不应该以如此狭隘的目光看待问题。
辛亥革命爆发那一年,他参了军,家人都不赞成他这一举动,认为当兵没有什么出路。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刘伯承在部队里屡立战功,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事业。1912年,部队推荐他到重庆的将校学堂学习,在这里,他努力学习,还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因为当时很多军人都有恶习,但刘伯承却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而且他为人正直,是同学们的榜样。
毕业后,他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直到1916年,已经是指挥官的刘伯承在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医生给他做手术时要打麻药,但他却表示,打麻药不利于神经系统,会影响他接下来指挥部队。
他坚持不打麻药,外国的主刀医生看呆了,刘伯承全程一声没吭,手术结束后,医生们忍不住赞叹他是中国军神。
人们说关云长刮骨疗伤,乃天下第一勇,但刘伯承竟然能在眼球中弹的情况下不打麻药,他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1925年,刘伯承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此后,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他领导部队与反动派,与军阀作斗争,战功赫赫。1927年,在南昌,他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起义结束后,组织将他送往苏联留学,他将苏联人先进的战略战术都学到了脑子里。
刘伯承能文能武,他将所学编成教材,使红军干部的军事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刘伯承打仗时擅出奇兵,麾下的指战员们都对他非常钦佩。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军神任八路军129师师长,他指挥部队打出了夜袭阳明堡等一系列著名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他还在根据地组织大量武工队,利用游击战术,将日伪军打得苦不堪言。纵然他们人数和武器装备都占优势,也对我军的战法琢磨不定。
在刘伯承的指挥下,129师不仅打击了日寇,扩大了根据地,还多次打击了反动派想要侵略我军根据地的野心。
1940年,日军全面进犯华北根据地,129师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率领下挺进太行山腹地,以收复华北,建立更大的抗日根据地。
当时,129师总部驻扎在河北省涉县赤岸村,那个时候,这里被称为庙坡岭。之后六年,刘伯承就在这里指挥了一场场有名的战役。
打仗的同时,他还组织部队为当地人民群众众修建了章南大渠,直到现在,这条水渠仍在使用。不光是129师总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等十多个党的重要机关都驻扎在这里。
对这里,刘伯承元帅的感情很深,虽然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但和战友们每天呆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是甜的。一场场战役,一个个为打仗不眠不休的夜晚,刘伯承元帅都铭记于心。他这辈子打的仗实在是太多了,身上的伤疤也数不胜数。
很多开国将领回忆见到刘伯承元帅的第一眼,感觉他很儒雅,因为他戴着副眼镜,可他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令身经百战的开国将领们也感到敬畏。
这种敬畏不仅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更是是军人对军神的钦佩。
刘伯承元帅最看重的就是战友之情,陈毅元帅去世时,很多年没掉过眼泪的刘伯承在追悼会上泣不成声。
他与陈毅元帅之间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这是用鲜血染成的情谊。他说:陈老总啊,我这个瞎子可离不开你这个拐杖引路啊!一番话令听者为之落泪。
作为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他完全有资格享有最好的待遇,但刘伯承非常节俭。即便建国之后,他的衣服也总是补了又穿,家里更是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子女们也都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奋斗品质。
他时常说一句话:国家给军人颁发的军功章,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纪念牺牲战友的!刘伯承用切实行动为后人做了榜样,病重之时,他给家人交代:不要把我葬在八宝山,把我的骨灰撒在庙坡岭去,那是我和战友并肩作战的地方,我想回到那里…
1986年10月7日,中国人民军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开国元帅刘伯承逝世。按照他的遗嘱,家人把他的骨灰葬在庙坡岭的第129个台阶,意为129师。
刘夫人后来说,刘伯承元帅之所以拒绝八宝山,一来是因为他想和战友待在一起,二来因为他这一生拒绝所有特权,包括死后墓地的选择。
刘帅之后,有更多129师领导人的骨灰都洒在这里,其中有徐向前元帅,李达上将...这里也被改名为将军岭,纵观刘伯承元帅的一生,为国为民,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得过任何好处。
他的子女们也继承了这种高尚的品质,他们将父亲的话时刻记在心中,兢兢业业的为国家和人民做着贡献,从来不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军神精神,已然在一代代人民的心中延续!
信源
刘伯承夫妇骨灰安葬河北太行山涉县将军岭(图)-搜狐新闻
来源:任一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