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到海棠时 第十四届恭王府“海棠雅集”举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7:08 2

摘要:春风又到海棠时,乙巳海棠之约如期而至。3月31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诗词学会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协办的第十四届(乙巳)“海棠雅集”在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举办。100余位来自诗词界、教育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赴会,现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记者 宋雪)春风又到海棠时,乙巳海棠之约如期而至。3月31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诗词学会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协办的第十四届(乙巳)“海棠雅集”在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举办。100余位来自诗词界、教育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赴会,现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同赏西府名花,共襄恭王府雅集。

恭王府海棠美景(央广网记者宋雪 摄)

伴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吴钊的琴曲《欸乃》,活动拉开帷幕。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先后致辞。冯乃恩提出,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特质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化活动在组织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优秀经验,通过多元互动,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林峰在致辞中提到,抗日战争时期,恭王府虽历经如磐风雨,但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始终没有颓废。今天,用诗词重温那段历史,以诗词致敬抗战英烈,既是对前辈先贤的缅怀,更是对和平世界的珍视。他们高度肯定了恭王府“海棠雅集”活动推动诗词发展的现实作用,共同表达了对诗词文化代有传承、发扬光大的美好祝愿。

活动中,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付佳与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鲍思雨,分别通过京剧与昆曲的精彩表演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师生,通过用叶调诗词吟诵的方式,以声传情,以乐和诗,以此追思叶嘉莹先生对诗词传承的贡献。

今年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众诗家借古体诗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歌颂祖国大好山河。在诗词创作、交流分享环节,诗家艺友分别上台,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海棠雅集”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文化,首次引入“Deepseek诗词创作互动”,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嘉宾体验诗词创作,让古典文学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还现场分享了人工智能的三个特点:一个是知识检索,一个是语言理解,一个是逻辑推理,AI其实模拟的就是人类的思考方式,它就是要学人类来表达自己、推理自己。

据悉,恭王府“海棠雅集”由来已久,自清代恭亲王奕?时期便是定制,其后人载滢及其孙辈溥儒一以贯之,至辅仁大学时期,陈垣校长以《红楼梦》中人物探春所起的“海棠诗社”为题,每到司铎书院(今恭王府)海棠花开之际,遍邀京城学人来府雅集,写诗品茗,畅谈古今,极尽风雅。此后,几番时迁事易,“海棠雅集”逐渐沉寂下去。

2011年初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倡议下,邀请名家鸿儒重聚满园海棠树下,以古典诗词的吟诵唱和来赞颂成就、赞美祖国,彰显新的时代精神。2011年至今,“海棠雅集”重启已有十四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