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侯玉晓 学前教育时期,如何让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如何通过生活化场景将劳动转化为幼儿品格培养?3月31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面对面教研”活动来到中山市小榄镇,在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探索学前教育“以劳育德”新路径。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学前教育时期,如何让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如何通过生活化场景将劳动转化为幼儿品格培养?3月31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面对面教研”活动来到中山市小榄镇,在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探索学前教育“以劳育德”新路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面对面教研”活动来到中山市小榄镇。
据悉,本次“面对面教研”活动以“让孩子‘劳’有所‘德’”为主题,通过线下观摩、亮点分享、案例展示、专家研讨、九市联合教研及线上直播联动模式,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为全省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全省9个地市的近200名幼教同行前来观摩,线上直播吸引了近万人次在线观看。
在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幼儿园以“生活即教育”为主题打造的环境。孩子们在生活馆有序备餐、在有点“田”协作耕耘与艺术创作、在“木工坊”专注制作,展现出劳动中的专注与快乐。在自主游戏区,孩子们开心玩耍;沙水攀爬区,探索沙水的奥秘,发挥创造力堆砌造型、攀爬嬉戏;在涂鸦区与泥工区,专注地用画笔与泥土表达内心的奇思妙想;户外建构区域里,全神贯注搭建心中的建筑世界;中庭拼摆区,幼儿在材料与环境的融合中自主表达……
与会嘉宾参观幼儿园以“生活即教育”为主题打造的环境。
在教研分享环节,明德中心幼儿园园长伍春虹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新路径》为题,分享了该园如何通过生活化场景将劳动转化为幼儿品格培养的契机。副园长朱欣通过《劳动让德育“活”起来——从对话式教研的视角》,展示了以大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及同盟班三级教研网络为系统的“对话式”教研路径。小七班郑安琪老师则以《吃饭,我会自己来》为例,讲述了小班幼儿如何通过自主进餐学习独立与自我管理,体现“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
现场分享。
“劳动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责任、合作与感恩的起点。”明德中心幼儿园园长伍春虹介绍,幼儿园以生活劳动、艺术浸润劳动与科技赋能劳动为基础,构建起“生活体验区——自然探索区——创意工坊”三维劳动空间,将洗手、整理玩具等日常环节巧妙转化为德育契机,形成了“劳动清单制”“成果展示墙”等特色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劳动与自主游戏中,既收获快乐,又培养专注、协作等良好品质,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
据介绍,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劳动教育为载体的幼儿园德育 生活化实践研究》落地中山市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与会专家们表示,希望教研团队以教育部重点课题为引领,立足实践,构建自然浸润、生活化德育的劳动教育生态,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劳动+德育"双向赋能机制,形成了可推广的园本经验。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平枝教授表示,幼儿园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劳动,在劳动中浸润获得品德启蒙,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希望幼儿园将所做所思形成案例、梳理出成果,将幼儿园以劳育德的优秀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幼儿园中。
来源:老宁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