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入夜,万籁俱静;遍地灯火,满天繁星。书桌案头整齐地摆放着我的文友宗公平先生刚刚送来的、邀我担纲责任编辑的一厚摞《英勇工兵“137”》清样。掀开第一篇章,我立即被书中主人公的“高大上”形象吸引住了,手不由己地连续翻阅,一个个官兵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一次次战斗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序
盛夏入夜,万籁俱静;遍地灯火,满天繁星。书桌案头整齐地摆放着我的文友宗公平先生刚刚送来的、邀我担纲责任编辑的一厚摞《英勇工兵“137”》清样。掀开第一篇章,我立即被书中主人公的“高大上”形象吸引住了,手不由己地连续翻阅,一个个官兵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一次次战斗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我一鼓作气地逐页浏览,竟完全融合在英雄的群体里,沉浸在战斗的硝烟中。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与本书的第一次邂逅,竟如此投入地用了一整夜时间,等我抬头推窗向外眺望时,天际星斗已陆续隐去,东方天空已显出魚肚白了……
后来,主编宗公平先生问我:“为什么首读此书就彻夜未眠?通读本书有什么联想观感?”
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震撼!
震撼之一:浴火重生,华丽蝶变。可以想象,当年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稚声未脱,血气方刚,他们戴上大红花,坐上闷罐车,憧憬的一定是手握钢枪、挺立国防的飒爽英姿。然而一下火车到达驻地全傻眼了,原来是从事构筑战备坑道、整日修路架桥的工程兵,其当时沮丧失望、心灰意冷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是他们迅即调正思绪,转变心态,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并且一个个快速成长为雪域高原上的尖兵骁将。
震撼之二:依冰卧雪,战天斗地。这批一直生长在城乡平原、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宠儿,初次来到这人迹罕至、高寒缺氧的冰峰达坂、急流险滩,要依次度过思想关、生活关、体能关、施工关,谈何容易?他们常年累月地啃冷罐头、饮冰雪水、住地窝子、走羊肠道,在恶劣的气候环境、简陋的施工条件下,浸在冰冷河水中打桩双腿失去知觉,端着风镐铁钎的双手被冻伤冻僵仍要持续作业,更何况滚落的巨石、未响的哑炮随时可以致人死地,运输的军车、施工的机械随时可以坠入山涧……但正是这批宠儿,以顽强的斗志、超人的毅力,经受了考验,克服了艰险,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任务,出脱为一个个钢筋铁骨般的铮铮硬汉。
震撼之三:不忘初心,永葆青春。经过数年的艰苦磨砺,这批宠儿成了军营的精英、工程的标兵,人人行家里手,个个技艺不凡。复员退役后或涉政从工,或经商务农,都在祖国各地播洒夕阳、发挥余热,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骨干栋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这种不居功自恃、仍奋发有为的精神,正是我军光荣传统使然、亦是“137”团独特魅力所在。
震撼之四:转战文苑,重续团史。这支由3万余位军中娇子组成的军团,既拥有国防建设的老将,又不乏文学创作的新兵。如今,他们用挥镐抡锤的双手,编纂了500多篇撼天地、泣鬼神的雄篇,续写了“137”团的悲壮史、砺志史、光荣史、奋进史,这就为军旗、军徽增光添彩,为党史、国史树碑立传。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偌大手笔,更是承启先贤、激励后代的巨著鸿篇。
说实在话,我每次都是含着热泪边读、边审、边修、边改的。如其说是履行编辑,不如说是重新学习。拜读通篇,我的脑海得以充实,心灵得以净化,认知得以提高,境界得以升华。无疑,《英勇工兵“137”》将成为我日日诲导的良师, 成为我时时陪伴的益友!
荣承137团全体指战员的信任,幸蒙文友宗公平主编的委托,我如释重负地完成了责任编辑的任务。值此付梓出版之际,我谨表诚挚感纫并致热忱祝贺!
行文至此,两首拙词,顺手拈来,藉以聊抒胸臆:
《沁园春 • 赋赞137团英雄》:
我军精英,一三七团,举疆闻名。忆往昔壮烈,筚路蓝缕;青春璀璨,岁月峥嵘。卫国成边,筑路架桥,战备坑道聚枭雄。履万险,众热血男儿,傲矗冰峰。数载故地重逢,通微信畅叙战友情。跨入新时代,播洒夕阳;欣逢盛世,再立伟功。不忘初心,续写团史,五百篇章铸长城。同追梦,祈国殷军强,共襄复兴!
《水调歌头 • 献给137团的全体老兵们》:
一部军旅史,半世战友情。风雨霜雪泥沼,艰险造英雄。人小学富才高,年少心红胆赤,挺拔赛青松。高歌一三七,一路永驰聘。越昆仑,穿达坂,踏冰峰。构筑路桥坑道,炮声震军营。退伍二次创业,解甲大展才华,人老心年轻。长城映夕阳,我是一个兵!
夜益深,情难抑,援拙笔,是为序。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卢勇田
2019 - 05 - 13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卢勇田,渭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陕西省性传播疾病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文摘 · 皮肤科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渭南市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暨名誉主任委员、渭南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疗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系渭南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业余文学、书法、集邮、摄影、电影、灯谜、楹联、乒乓球爱好者,曾任渭南市首届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渭南市首届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为渭南市体育公益大使。
来源:汗滴化雨伴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