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凤山学校中青年教师大比武的课堂上,“365浸润式首课”精彩纷呈。有的以中国空间站的涡虫再生实验为例,将生命科学探索与科技强国信念融入课堂;有的借助《虽有嘉肴》中的“教学相长”智慧,将典籍哲思转化为“博学笃行”的实践指南;有的聚焦世界地球日,唤醒青少年的生态责
在凤山学校中青年教师大比武的课堂上,“365浸润式首课”精彩纷呈。有的以中国空间站的涡虫再生实验为例,将生命科学探索与科技强国信念融入课堂;有的借助《虽有嘉肴》中的“教学相长”智慧,将典籍哲思转化为“博学笃行”的实践指南;有的聚焦世界地球日,唤醒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意识;有的以“奋斗者号”深潜成果诠释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有的立足赵州桥千年智慧,用垂径定理架起数学与文化遗产的认知桥梁;有的以几何画板为媒,将函数轨迹动态解码为太空电梯与智能医疗的科技密码,用代码语言诠释“数学是科技通用语法”的硬核逻辑。英语课堂更以嫦娥探月、明星成长为媒,在语言学习中厚植航天报国志向,传递永不言弃的奋斗哲学。
多元课程彰显学科特色,“365”浸润式首课贯穿文化传承、科技自强、生态文明育人主线,让学生坚定“知识报国”初心。这背后,是肥城市凤山学校在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多维联动,激活育人磁场
肥城市凤山学校积极打造“365”浸润式首课新样态。
“365”浸润式首课从微观层面来看,“3”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每节首课的三个环节——案例引领、情景重现,体验感悟、反思表达,价值引领、道德践行;另一方面指首课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6”一是推进首课的六项策略——集体备课、把关审核、三环实施、督导推进、评价撬动、共建共享;二是指六个智慧课程支撑点。“5”是指首课的五项主题——政治认同、崇德向善、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担当。从宏观角度而言,“365”浸润式首课旨在发挥全年度思政教育功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启智润心化行,激活全天候育人强磁场。
整合课程,打造多元支撑
凤山学校依托学校智慧课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365浸润式首课”提供多元支撑。在思政教育首课,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生命安全教育首课通过专题讲座、演练等形式,为学校发展筑牢根基;传统文化教育首课借助“6 + X”大阅读等活动,丰盈学生内涵;家庭教育首课将优良家风介绍等内容融入首课,拓展育人之路;科技教育首课以校园科技节等为平台,坚实育人之力;国防教育首课构建“三维一体”育人格局,依托“情境浸润+技能淬炼+思维锻造”课程体系,将国防素养培育转化为学生成长内驱力。
研究引领,健全评价体系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首课研究与引领,如集体备课、把关审核、教研指导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万名师生讲首课”活动,营造人人讲思政的氛围。着力打造首课名师队伍,通过团队研修等方式,选拔培养优秀教师。建设首课精品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并实行动态管理。健全首课评价机制,将首课开展情况纳入常规考核,与教师考核、评优选模挂钩,激发教师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多种媒体传播典型课例,“365”浸润式首课得到广泛关注与赞许。目前,肥城市首课思政负责制研究中心在凤山学校建成。
通过“365”浸润式首课的实施,学生在思政素养、学科兴趣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学校也获得了多项荣誉,成为思政教育创新的典范。肥城市凤山学校的“365浸润式首课”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期待更多学校能够积极探索,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通讯员:温红
来源:泰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