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兄弟们,还记得年初*ST左江那波40%的瀑布式暴跌吗?当时我微信都炸了,老股民张哥直接语音轰炸我:"这破玩意儿,每年年初都得来这么一出,跟过年放鞭炮似的,年年炸!" 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营业部大屏上那些玄学规律——A股这玩意儿,每个月都像安排好了似的,简直比
-哎,兄弟们,还记得年初*ST左江那波40%的瀑布式暴跌吗?当时我微信都炸了,老股民张哥直接语音轰炸我:"这破玩意儿,每年年初都得来这么一出,跟过年放鞭炮似的,年年炸!" 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营业部大屏上那些玄学规律——A股这玩意儿,每个月都像安排好了似的,简直比我追的剧还准时。
我研究这市场也十年了,翻了翻2023年以来的龙虎榜数据,发现这市场比北京地铁时刻表还准,简直绝了!
先 rewind 到2023年元旦,散户们还在做着跨年行情的美梦,深交所网站上已经悄咪咪地挂出了37份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其中,ST科林因为计提了6.2亿的商誉减值,直接导致净资产转负,完美诠释了-1月避雷-的黄金定律。
更刺激的是,跟2018年注册制改革前的数据一比,1月份ST公司数量暴增215%,这背后都是退市新规-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拳的功劳。
就像天气预报的厄尔尼诺预警一样,这些戴着-*ST-帽子的公司,简直就是年报季风险的温度计,懂的都懂。
-天天说科技股的春天要来了,可我自选股里的寒武纪年初还在跌啊!-读者群里的王姐灵魂发问,正好戳中了2-3月行情的密码。
翻开2023年2月的融资融券数据,人工智能板块融资余额一个月就猛增了82亿,而同期上证50ETF却被净赎回了17亿。
这种资金大迁徙在2024年更夸张:3月8日政府工作报告一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中证2000成分股里,23只股票当月涨幅直接翻倍!这就像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说的那样:-春季躁动就是机构在政策真空期的一场定向爆破-,精准狙击!
但是,股市的钟摆从来不会停。
2023年4月12日,ST蓝盾股价跌破1块的时候,交易软件的弹幕区瞬间刷屏-1.5元防线已破-的预警。
这个散户们自发形成的风控指标,居然和证监会2022年修订的退市规则神同步——数据显示,如果4月1日股价低于1.5元,之后触及面值退市的概率高达67.3%!这背后是732家上市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只有2.1%的残酷现实。
就像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注册制时代的4月,就是检验公司成色的试金石,YYDS!
最让人迷惑的,可能是每年5月游资制造的-回光返照-。
2023年-中特估-行情,中国科传一个月换手率高达487%,但机构持仓占比却从12.7%暴跌到3.4%。
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在2024年AI概念炒作中更疯狂:5月21日,某AI医疗概念股一天振幅92.3%,但龙虎榜显示买入前五的金额只占当天成交额的3.7%!就像某私募大佬说的:-五月行情就像黄梅天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带伞的肯定变落汤鸡。
-
到了6月,看看资金面,你会发现一组很刺激的数据对比:2023年6月DR007利率最高到2.85%,而沪深300的市盈率跌到11.7倍,这是201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利率上升+估值收缩-的双杀局面。
但聪明的资金总能找到避风港——山东黄金当月逆势上涨14.3%,背后是全球央行增持黄金量创55年新高的逻辑。
这种避险情绪在2024年催生了新玩法:6月第一周公募REITs产品申购量直接暴增300%,以前被看作-鸡肋-的稳健资产,现在成了香饽饽。
……(省略中间部分)
到了2024年12月,银行股又出来护盘了,我发现工商银行的股息率已经到了6.83%,这是2015年沪港通开通以来的最高值。
这种周期性回归,就像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的-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就像某位监管大佬私下说的:-市场的季节轮动不是bug,而是feature,就像农民不会在冬天播种,投资者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
现在看着读者群里热闹的消息,我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主编的教诲:-A股的钟表一直在走,但真正的高手,要先看懂表盘下的齿轮是怎么转的。
-新的一年要开始了,你准备好迎接2025年的股市了吗?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周期观察吧,点赞前三名送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投资者行为白皮书》——毕竟在这个充满节奏的市场里,踩准节奏才能跳出最美的舞步。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博学的百香果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