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1日,一则消息在咸宁市咸安区基层工作者圈子里炸开了锅:咸安区永安街道阳光社区党委副书记彭雅洁,因涉嫌严重问题,正接受咸安区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社区干部,她的这一状况,瞬间引发诸多关注,也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基层
2025年3月31日,一则消息在咸宁市咸安区基层工作者圈子里炸开了锅:咸安区永安街道阳光社区党委副书记彭雅洁,因涉嫌严重问题,正接受咸安区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社区干部,她的这一状况,瞬间引发诸多关注,也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基层治理这个关键课题上。
永安街道,地处咸宁城区核心位置,下辖14个社区,承担着近20万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这里的基层干部们,任务可不轻松。就说2020年,为了搞好环境综合整治,他们发动3000多名党员群众,清理了2800多处卫生死角。到了2021年防汛抗旱期间,又组建地质灾害预防专班,时刻守护居民安全。而彭雅洁所在的阳光社区,在2024年8月还主办了“文明新风尚”系列活动,有中医义诊、应急救护培训等惠民项目,不过活动经费怎么用,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敏感点。
其实,咸安区对基层权力的监督,早就有一系列动作。2016年,就通报过8起典型事件,像永安街道金叶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成林,就因为公款旅游受到处分,这也让基层经费管理的漏洞暴露出来。2020年,社区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立,考核指标都细化到菜地清理、牛皮癣整治等5类19项具体内容。2021年防汛抗旱时,街道党委副书记魏国君专门负责纪检监察巡查,这种把监督融入工作的方式,给后来的监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社区工作看似零零碎碎,但里面涉及的可都是关键事儿,像民生资金发放、惠民项目招标、公共资源分配等。就拿阳光社区来说,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有120万元财政拨款,残疾人补助每年发出去超80万元。这些看似不大的权力,要是没管好用好,就可能出问题。2024年推行的“社区财务阳光工程”,就规定5万元以上支出要经过居民代表会议审议,就是为了防范这类风险。
这些年,咸安区探索出的“三级联动”监督体系还挺有效果。街道纪工委每月交叉检查,区纪委监委对重点社区提级监督,群众还能通过“书记信箱”实时监督。2023年,从这个信箱收到237条投诉,其中41条成了问题线索。这种上下结合的监督方式,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彭雅洁这件事能被查出来,也是这个监督机制持续发挥作用的体现。
不少社区工作者也倒起了苦水,说现在基层干部面临三重压力。服务对象各种各样,工作压力大;考核指标越来越细,有时候还会出现形式主义问题;再加上待遇保障不太够,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不过,咸安区在2024年推行的“暖心工程”已经有了点成效,建了干部心理疏导室,完善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基层队伍稳定性提高了17%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也说了,当社区工作者平均每年处理诉求超过300件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精准监督同样重要。
彭雅洁被查这件事,不只是对她个人的警示,也给基层治理提了个醒,带来了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就像咸安区一位社区书记说的:“咱们每天经手的,可能是群众一辈子的积蓄,这份信任,比啥制度约束都更有力量。”
(免责声明与邀请)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抵制低俗内容。如遇版权或人物形象疑问,请立即告知,我们将迅速处理,维护原创尊严。对于文中事件,如存在疑惑或信息不全,请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核查并修改,确保真实可信。我们坚守版权与隐私保护原则,致力于构建尊重原创、守护隐私的网络环境。诚邀您的建议与见解,每一条评论都是对我们的宝贵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创健康、积极、活力的网络空间,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来源:江雨朦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