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项蕾红教授、马英教授团队在权威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JCR1区,影响因子5.9)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JCR1区,影响因子5.7)上发文
202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项蕾红教授、马英教授团队在权威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JCR1区,影响因子5.9)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JCR1区,影响因子5.7)上发文,深入探讨痤疮的多组学研究进展及PAR2在炎症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为痤疮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呼吁研究者结合多组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痤疮新的发病机制,探索痤疮新的治疗靶点。痤疮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资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范梦洁硕士研究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马英教授为通讯作者。团队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项蕾红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皮肤附属器疾病诊疗技术规范化体系研究-常见皮肤附属器疾病的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图谱绘制及分子分型体系构建(2023YFC2509000),其带领的痤疮团队长期探索痤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研究聚焦于包括痤疮发病机制、脂质代谢、痤疮丙酸杆菌、痤疮新治疗探索、光动力疗法等,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分别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Glob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青年项目,主持或参与撰写《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多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肯定。文 | 范梦洁 赖扬帆审 | 项蕾红 马英原标题:《科研集萃 | 项蕾红教授、马英教授痤疮团队连续发表论文综述痤疮发病机制研究》 来源:爱问健康180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