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连续发表4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16:52 2

摘要:作为独立第一作者,湘潭大学曹靖教授课题组本科生、2022级应用化学2班吴柯璇已连续发表2篇SCI学术论文。其中,《微量锡-铋掺杂改性四氧化三钴电催化剂用于氨氮降解》(Micro-doping tin-bismuth on modification of Co₃

今年2月至3月,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连续发表4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展现了湘潭大学本科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科研潜力。

作为独立第一作者,湘潭大学曹靖教授课题组本科生、2022级应用化学2班吴柯璇已连续发表2篇SCI学术论文。其中,《微量锡-铋掺杂改性四氧化三钴电催化剂用于氨氮降解》(Micro-doping tin-bismuth on modification of Co₃O₄electrocatalyst and degrad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3月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JCR一区,IF=7.7)。

曹靖教授课题组(左二为曹靖老师,右一为吴柯璇同学,左一为张世炜同学,左三为彭瑜同学)

该研究聚焦于Co₃O₄电催化剂的改性,通过微掺杂锡铋元素,系统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对催化剂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分析,在特定比例下,锡铋共掺杂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了催化剂的性能,在氨氮降解实验中也表现出色。这一成果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另一篇论文《棒状铁,铋掺杂四氧化三钴析氯电催化剂用于处理氨氮废水》(Rod-Like Fe,Bi Co-doped Co₃O₄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Chlorine Evolution Reaction and Ammonia-Nitrogen-Oxidation in Water)于2月发表于SCI收录国际期刊《化学选择》(《Chemistry Select》影响因子1.9 JCR三区)上。该研究制备了高度规整的棒状Fe、Bi共掺杂电催化剂,相较于纯相材料,新材料具有更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更优的催化性能。

吴柯璇发表论文《棒状铁,铋掺杂四氧化三钴析氯电催化剂用于处理氨氮废水》

今年2月,湘潭大学曹靖教授课题组本科生、湘潭大学2021级应用化学1班张世炜和彭瑜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材料快报》(《Materials Letters》影响因子2.7 JCR 2区论文)发表题为《一种钒铁氧化物用于1,2 -乙二硫醇气敏传感性能》(A vanadium-iron oxide and its performance for 1,2-ethanedithiol sensors)的论文。该论文制备了一种非晶态钒铁氧化物,并将其应用于1,2 -乙二硫醇(EDT)传感器。实验显示,基于该材料的传感器在100 - 30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对EDT表现出高响应(160℃时响应值达46.19)、低检测限(低至275 ppb)、稳定的重复性、短响应时间(1s)以及显著的气敏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这一成果为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张世炜和彭瑜发表论文《一种钒铁氧化物用于1,2 -乙二硫醇气敏传感性能》

今年3月,湘潭大学孙秀娟副教授课题组本科生、2021级应用化学1班刘江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B》(《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JCR二区,影响因子3.9)发表了题为“部分硫化实现SO₄²⁻修饰的NiFe₂O₄以增强电催化尿素氧化性能”("Partial sulfurization enabled SO₄²⁻decorated NiFe₂O₄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urea oxidation")的SCI学术论文。

孙秀娟副教授课题组本科生、2021级应用化学1班刘江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题为“部分硫化实现SO₄²⁻修饰的NiFe₂O₄以增强电催化尿素氧化性能”的SCI学术论文

研究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并结合硫化策略,成功合成了非金属阴离子SO₄²⁻修饰的NiFe₂O₄催化剂(S᙮₋NiFe₂O₄)。通过精准调控硫化过程中S源的投放量,实现了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调节。实验结果表明,SO₄²⁻的引入不仅有效提升了催化剂中高价Ni的含量和活性位点,并且可以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亲水性和稳定性。这一研究成果为基于非金属阴离子修饰策略设计高性能尿素氧化反应(UOR)电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孙秀娟副教授课题组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始终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多措并举为学生搭建科研平台,积极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各类科研项目,让本科生能够尽早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学院本科生可通过双向选择进入课题组,与研究生共同开展科研训练。在培养过程中,本科生每周固定参与课题组例会,通过旁听学术讨论、汇报文献阅读心得等方式逐步培养科研思维。随着能力提升,逐步承担独立研究任务,定期在组会上汇报实验进展,并与导师、研究生展开深度研讨。他们平衡科研与课程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据悉,目前已有多名进入课题组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并顺利考入或保送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