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主流大学排名机构先后发布榜单,引发舆论热议。在这场“神仙打架”中,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毫无悬念地稳坐前两名,但第三名的归属成了最大看点。
2025年,主流大学排名机构先后发布榜单,引发舆论热议。在这场“神仙打架”中,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毫无悬念地稳坐前两名,但第三名的归属成了最大看点。
在校友会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90.87分位列第三,超越传统名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其科研平台和院士数量成为关键加分项
在QS世界排名中,复旦大学以国际雇主声誉和可持续性指标突出,全球排名第39位,国内第三。
在ABC中国大学排名中,浙江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
由于不同机构的指标权重、数据来源和评价维度各不相同,导致同一所高校在不同榜单中的名次大相径庭。例如,校友会排名侧重“校友贡献”与“社会声誉”,中国科学院大学因科研实力与顶尖人才辈出而脱颖而出。
第三名的争夺战,国科大、浙大、中科大、复旦大学四所顶尖高校激烈角逐。
中国科学院大学凭借中科院系统的科研资源,在ESI国际学科排名中以全球第28位的成绩碾压清北。其导师队伍中,两院院士占比达37%,远超清华的12%和北大的15%。在自然指数方面,国科大以1483.64的得分位居全球高校第6,超过哈佛大学。
浙江大学以“大而强”著称,作为中国学科门类最全的高校之一,浙大在12大学科门类中均有A类学科,工程学、农学、医学等领域长期稳居全国前列。
浙大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指标得分突出,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创办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虽规模较小,却在基础研究领域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首台光量子计算机、首次实现百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
ABC排名中,中科大的“学术水平”与“国际化”指标得分高达95 分,其物理、化学等学科在QS世界排名中位列前50。
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法学等8个学科获评八星级专业,智库输出占全国高校政策建言量的12%。与QS排名前50高校共建37个联合研究中心,留学生比例达18%,国际论文合作率超40%。
第三名之争的本质,是中国高校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分化”的缩影。对考生而言,排名可作参考,但更需关注专业匹配度与个人兴趣。
对高校而言,排名是激励,但更需回归教育本质,在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社会进步中寻找价值坐标。毕竟,真正的一流大学不在于榜单上的名次,而在于能否培养出引领时代的人才,贡献改变世界的智慧。
来源:蜂宇同程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