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施工合同是项目管理的法律基石。本文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及行业实践经验,系统梳理施工合同必备的8大核心条款。
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施工合同是项目管理的法律基石。本文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及行业实践经验,系统梳理施工合同必备的8大核心条款。
一、工程范围条款
明确施工图纸编号、技术规范版本及工程量清单,特别注意界面划分条款。某总包项目因未明确幕墙预埋件责任划分,导致后期产生200余万争议费用。
二、工期条款
除总工期外,须约定节点工期及延期违约金标准(建议日万分之三)。某住宅项目因未约定分段验收节点,导致精装修单位进场延误6个月。
三、质量标准条款
需具体到验收规范版本(如GB50300-2013),并明确创优目标对应的经济奖惩。某EPC项目因未约定鲁班奖具体奖励比例,获奖后引发诉讼。
四、价款与支付条款
重点把控进度款支付比例(主体阶段建议70-80%)、结算审核时限(建议28天)、质保金返还机制。注意"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效力争议问题。
五、变更与签证条款
严格约定变更提出时限(建议14天内)、审批流程(建议五方会签)及计价依据。某市政项目因未约定土方运距调整机制,导致3000万增量费用无法确认。
六、材料设备条款
主材应明确品牌范围、调价机制(建议±5%启动调差)。某精装修工程因洁具品牌标注"等同档次",引发70万差价争议。
七、竣工验收条款
需细化验收程序(预验收→整改→复验)、资料移交标准及逾期处理。某厂房项目因未约定消防验收责任主体,导致竣工备案延误11个月。
八、违约与索赔条款
建议设置违约金上限(不超过合同额20%),明确索赔程序及时效(28天)。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因未约定索赔程序,导致1200万停窝工损失未被支持。
施工合同管理本质是风险管控过程。建议建立合同履行台账系统,重点关注条款间的联动关系,必要时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合约规划。随着电子签章技术普及,建议同步建立数字化合同履行跟踪系统,实现条款履约的实时预警。
来源:小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