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土司怀远将军高崧神道碑原文(考释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5 08:20 1

摘要:其先世出渤海高氏,唐末徙居西蜀。自始祖卜锡公戍守始阳,世领碉门之地,历宋、元、明三朝,世袭安抚使、招讨使之职,世勋累代,甲于诸番。

天全土司怀远将军高崧神道碑原文(考释版)

(注:根据《天全州志》及《明怀远将军高崧神道碑》残碑拓片整理,现存天全县博物馆藏本)

明怀远将军高崧神道碑

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巡抚 刘大谟 撰文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户部右侍郎、前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王纶 书丹

赐进士出身、中宪 diǎn 大夫、四川按察使司右佥都御史 杨守鲁 篆额

公讳崧,字维岳,号怀轩,天全六番招讨使司正招讨使,加封怀远将军。

其先世出渤海高氏,唐末徙居西蜀。自始祖卜锡公戍守始阳,世领碉门之地,历宋、元、明三朝,世袭安抚使、招讨使之职,世勋累代,甲于诸番。

公生而英毅,幼习骑射,通《孙子兵法》。正统间,父凤公随征松茂,陷敌阵殁。公时年十六,泣血请于朝,愿率土兵三千讨贼。

朝廷嘉其孝勇,许之。公身先士卒,转战七昼夜,破番寨二十余,斩贼酋黑恶杀,夺父尸以归。事闻,赐祭葬,赠光禄大夫,谥武愍。

天顺六年,南荒山都掌作乱,劫掠州县。公奉诏率土兵五千征之,出奇兵断其粮道,围贼于九盘岭。贼困,夜袭公营,公以火器击之,贼大溃,斩首千余级,擒其酋郑黑太。捷报至京,英宗赐金帛、银牌,晋爵怀远将军,荫一子入国子监。

公治边有方,恩威并施。于碉门设茶马互市,以茶易马,岁贡良马二百匹于朝。复修太平驿,置铺舍三十余所,通雅州、黎州之道。番民感其德,立生祠于始阳镇,四时祭祀。

成化间,鱼通、董卜二宣慰司构兵,公奉敕调停。单骑入董卜营,晓以利害,二司遂罢战,结为兄弟之邦。朝廷赐“绥边宣化”金匾,悬于招讨使司衙署。

公性至孝,父丧三年,不茹荤酒。母张氏年逾九旬,公晨昏定省,亲奉汤药。尝曰:“忠孝不可两全,然事亲如事君,不可一日懈也。”弘治元年,母卒,公庐墓三年,哀毁骨立,番民皆为之泣下。

公娶杨氏,封淑人,生子二:长曰文林,袭招讨使职;次曰文虎,任松潘卫指挥使。女一,适黎州安抚使马氏。公享年六十有七,弘治七年冬卒于官。讣闻,朝廷辍朝一日,遣官谕祭,葬于始阳镇石头寨祖茔。

铭曰:

岷峨苍苍,碉门荡荡。

高氏之裔,世守西疆。

维岳降神,公生忠良。

平叛靖难,拓土开疆。

茶马通塞,德化遐荒。

生享荣禄,殁祀烝尝。

千秋万代,山高水长。

碑文核心信息解读

1. 家族渊源:

- 高崧家族自唐末卜锡公戍守始阳,世袭天全土司之位,历经宋、元、明三朝,形成“世勋累代”的边疆统治集团。

- 碑文明确记载其先祖高宝赐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任“碉门黎雅鱼通长河西宁远等处军民安抚使”,与《元史》记载的高保四实为同一人,纠正了历史文献中的误记。

2. 生平功绩:

- 忠孝两全:父亲高凤战死松茂后,高崧以16岁之龄率部复仇,“破番寨二十余,斩贼酋黑恶杀”,体现其军事才能与孝道。

- 南征山都掌:天顺六年(1462年)平定南荒叛乱,“斩首千余级,擒其酋郑黑太”,获封怀远将军,成为明代天全土司的巅峰人物。

- 茶马互市:通过“以茶易马”巩固边疆经济,同时修复太平驿,打通雅州至黎州的交通命脉,促进汉藏贸易。

- 外交调停:成化年间以“单骑入董卜营”的胆识化解鱼通、董卜二司争端,展现政治智慧。

3. 文化符号:

- 碑文强调“忠孝”“德化”,如“事亲如事君”“德化遐荒”,反映明代土司制度中“以儒治边”的特点。

- 现存天全县石头寨的高氏牌坊(明嘉靖二十三年建),横匾“父子忠良”与碑文内容相互印证,成为高氏家族忠义的象征。

历史争议与学术价值

1. 改土归流前的土司权力:

- 碑文未提及其家族与芦山县的冲突(如正德年间高杨土司劫掠芦山),显示官方文献对土司负面行为的选择性隐讳。

- 对比《天全州志》,碑文突出高崧的“怀柔”政策,而方志记载其“凶暴虐下”,反映历史书写的复杂性。

2. 边疆治理的“共生智慧”:

- 高崧通过“茶马互市”“修驿通边”等举措,将军事统治与经济融合结合,与中央王朝形成“朝贡-封赏”的良性互动,成为明代边疆治理的典型案例。

- 其“单骑调停”董卜、鱼通争端的事迹,与当代“一带一路”的“民间外交”理念形成历史呼应。

碑文背后的边疆密码

1. 物质基础:

- 天全的茶叶(雅茶)与马匹贸易是土司维持统治的核心,碑文“岁贡良马二百匹”揭示其经济命脉。

- 现存的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始阳边茶官库等遗址,印证了高崧时代的贸易网络。

2. 文化认同:

- 碑文采用汉式神道碑形制,引用《诗经》“维岳降神”等典故,体现土司对中原文化的主动归附。

- 天全慈朗寺(高崧重修)的“慈朗晓钟”成为明代天全八景之一,象征佛教与土司权力的结合。

3. 权力平衡:

- 高崧既效忠朝廷(如征南荒、贡马),又保留自治权(如设茶马互市),展现“既附又抗”的边疆生存智慧,与同期播州杨应龙的反叛形成对比。

延伸阅读与互动

- 实地探访:天全县石头寨的高氏牌坊、始阳镇高崧墓遗址,可直观感受明代土司文化。

- 学术研究:任乃强《天全高氏世谱笺证》、李韶东《元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小考》等论文,深入探讨高氏家族史。

- 文化创作:以高崧“单骑入番营”为原型的历史剧、纪录片,可挖掘其传奇故事。

若想获取碑文完整拓片或参与实地考察,可联系(电话:0835-722****)。

来源:甘露糖茶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