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麻是大问题的前奏?医生:常腿麻的长辈,或是身体亮起4个红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12:00 1

摘要: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年纪一上来之后,总是说腿麻,刚开始是蹲久了麻,坐着时间长一点腿麻,睡醒也觉得腿没知觉。

有些长辈觉得是正常老化,以为只是血液循环差,也有人干脆当成小毛病不理。

可有医生在接诊时就发现,这种反复出现的腿麻,其实并不简单。

尤其是年过50岁的人,如果一个月内多次出现腿部发麻、发木、酸胀、针刺感,就要特别小心,这不是单纯的“坐久压迫神经”,而是身体底层代谢系统开始出问题的信号。

医生在观察中发现,有四种系统性的健康隐患,会在早期以“腿麻”这种方式先表现出来。

不是病发了才麻,而是病还没定型,身体就已经发出了警报。

而问题是,大多数人没把它当回事,还以为是筋骨疲劳、天冷受凉,错过了最容易控制的阶段。

第一种可能就是神经病变的前兆。

腿麻本质上是一种感觉异常,主要由外周神经传导出问题引起。

尤其是长时间糖代谢异常的人群,血糖虽然没高到糖尿病标准,但已经处在糖耐量受损状态,末梢神经的营养供应能力开始下降。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空腹血糖在6.1-6.9之间的人群中,超过38%有轻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部分人还伴随下肢反应时间延长、皮肤触觉迟钝。

这些人MRI或肌电图一查,常常是神经包膜轻度脱髓鞘化。

脱髓鞘不是大病,但它标志着神经的信号传导效率开始下降了。

就好比电线外面那层皮磨损了,电流传过去会有延迟或者漏电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腿部远端神经最先表现异常,因为腿离心脏最远,营养输送最慢。

一旦血糖控制不住,腿麻会逐渐演变成神经痛,刺痛、烧灼、夜间加重,最后形成慢性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起来会非常麻烦。

第二类信号涉及血管系统。

腿部的动脉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径变窄,血流量减少,下肢供血不足,就容易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麻木”。

有些人走一段就觉得腿沉、酸、发胀,休息一会又缓过来。

时间长了,即便不走路也开始麻,这是因为微循环系统已经被压垮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对全国4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外周动脉疾病筛查时发现,有PAD(外周动脉病变)的人群中,有59%的首发症状是腿麻或走路疼。

这种腿麻跟坐姿无关,是走动过程中出现的,属于典型的供血性神经缺氧反应。

尤其在寒冷季节,腿部末端温度本来就低,血管一收缩,血流量更低,神经传导效率迅速下降,腿麻现象会显著增加。

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类动脉硬化容易向上蔓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是身体“堵塞系统”提前示警的方式之一。

第三个值得警惕的是脊柱神经压迫引发的放射性麻木。

这类人多是有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人,尤其是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压迫到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的根部,就会让整条腿出现反复麻木、酸胀、无力,甚至伴随腿脚冰凉。

有些人一开始以为是缺钙或者筋骨老化,结果等到走路开始拖着脚才去查,发现已经有明显神经受压痕迹。

南京鼓楼医院的神经科团队做过一个脊柱相关腿麻患者的影像追踪,发现80%以上的病人腰椎L4-L5段存在突出或变形,而受累神经段对应的下肢麻木区域和坐骨神经路径高度吻合。

这说明一部分腿麻人群其实问题在腰上,但因为没有明显腰痛,就被忽略了。

医生也提醒,这类问题一旦晚期形成马尾神经综合征,会出现大便失禁、下肢瘫软等严重后果,属于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第四个方向更冷门一些,但也很关键,就是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造成的肌肉神经失调。

很多老年人以为自己腿发麻是因为“风湿”或者“老寒腿”,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血钾、血钙、血镁等离子水平异常引发的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

华西医院做过一个慢性腿麻人群的代谢评估,发现血清镁离子偏低者腿麻发生率高出正常人近60%,尤其是夜间症状更明显。

镁是神经系统稳定的核心元素之一,它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调节钠钾泵的活性,维持神经膜的稳定。

如果长期饮食中镁摄入不足,加上肾功能代谢效率下降,很容易在血液里形成“隐性缺镁”,也叫功能性低镁血症。

这类人会出现夜间抽筋、手脚刺麻、情绪烦躁、睡眠障碍等表现,而正规体检往往检测不到。

要确认这种问题,需要做红细胞镁含量检测,而不是普通血镁。

还有一部分人是B族维生素,尤其是B1和B12摄入不足,导致神经髓鞘合成效率降低,也会表现为腿部发麻、走路发飘。

特别是素食者、长期饮酒者、慢性胃病人群最容易缺这些营养素。

一旦形成慢性缺乏,神经恢复速度变慢,腿麻症状会持续数月不缓解。

医生在门诊时常常遇到一些人带着一堆检查单来,查了心脏、查了血压、查了肾,最后发现问题出在维生素代谢上。

这说明一件事,腿麻不一定是局部问题,可能是身体整体代谢出问题的一面镜子。

要真想彻底搞清楚,不能只盯着腿,要把整个身体的系统状态一块考虑进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方彩霞.老人为何腿麻无力[J].健康博览,2019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