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第二代Hi4技术创新大会暨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发布会上,对车圈大胆开麦:“我认为现在的汽车发布会非常不接地气,根本不以用户为中心,更多是开给友商和媒体看的。”
终于有人说出汽车行业发布会的“没意思”了!
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第二代Hi4技术创新大会暨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发布会上,对车圈大胆开麦:“我认为现在的汽车发布会非常不接地气,根本不以用户为中心,更多是开给友商和媒体看的。”
魏建军甚至自我批评,直言自家发布会准备的PPT“根本没有几句人话”。他表示,长城汽车希望通过现场问答与试驾直播的方式,开启更“接地气”的发布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技术讲清楚,让消费者看懂技术背后的真实价值,以打破技术传播与用户感知之间的鸿沟。
汽车发布会本应是车企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桥梁,是新技术、新车型闪耀登场的高光时刻。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扑面而来的却常常是一股“疏离感”。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浮夸营销话术,以及千篇一律模式的汽车发布会,宛如一场场空中楼阁般的“表演”,与台下翘首以盼、渴望获取实用信息的消费者渐行渐远,沦为一场场既不接地气又让人兴味索然的“尬演”。
01 汽车发布会的“三大尬”
现在的汽车发布会到底有多“尬”?魏建军总结了三种“尬”。
第一种:“如数家珍,把小事说得很神秘,用大量量化数据包装普通技术,制造朦胧感”。
部分车企仿佛陷入了一场“技术神秘化”的竞赛,在发布会上,将一些本不复杂的技术,用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眼花缭乱的量化数据层层包裹。比如在介绍一款普通的车载互联系统时,大谈特谈算法的复杂度、数据传输的速率,却不告诉消费者,这到底能为日常驾车带来哪些便利,是能更精准地导航到目的地,还是能更便捷地连接手机播放音乐?这种做法,看似在展示深厚技术底蕴,实则是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让用户听得一头雾水,望而却步。这或许在短时间内营造了一种高大上的氛围,但从长远看,却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价值难以捉摸,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情感连接。
第二种:“激情澎湃地使用‘吊打’‘遥遥领先’等夸张表述”。
部分车企试图通过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词汇来吸引眼球,赢得关注。在发布会上,“全球首创”“行业顶尖”“千万级研发投入”等字眼不绝于耳,仿佛不把话说到极致,就无法彰显产品优势。可当消费者静下心来思考,这些浮夸的表述背后,产品实际体验是否真的能与之匹配?一款宣称“吊打同级”的车型,在实际驾乘中,舒适性、操控性却未能给用户带来明显的超越之感;号称“行业顶尖”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复杂路况下,频频出现识别失误、应对失措的情况。长此以往,消费者对这类“雷声大,雨点小”的发布会只会愈发反感,车企也会因过度营销而失去信誉。
第三种:“照本宣科念PPT,不顾观众感受,导致发布会结束后‘媒体老师也醒了’”。
这种模式下的发布会,变成了一场沉闷的独角戏。台上演讲者机械地翻着PPT,念着提前准备好的稿件,对台下观众的反应、疑惑全然不顾。整个过程枯燥乏味,既没有生动的案例展示,也没有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一场发布会下来,观众只记住了几个晦涩的产品名字。这样的发布会,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也消耗了消费者的耐心,完全背离了发布会的初衷。
02 不理解用户需求的“自嗨”
车企的发布会似乎陷入了一种乏味的怪圈。
究其原因,某车企传播相关负责人认为,首要因素是车企过度追求技术“噱头”。部分车企陷入技术“军备竞赛”,误将复杂的数据与专业术语堆砌当作彰显实力的法宝。在介绍产品时,把常规技术复杂化,热衷于强调算法的高深、参数的精密,却忽略了普通消费者并非技术专家,他们更关心这些技术能如何切实改善自己的驾车体验,如是否能让停车更轻松、长途驾驶更舒适。这种本末倒置使得发布会变成一场“技术秀”,观众听完也不明就里。
再者,营销心态的急功近利。车企渴望迅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于是选择用夸张、浮夸的表述博眼球。他们笃信“语不惊人死不休”,“吊打”“遥遥领先”等词汇随口而出,却全然不顾产品实际表现能否支撑这些豪言壮语。“全世界最安全、空间最大、舒适性最高、电动化最强、智能化最先进、设计最前卫的家庭科技旗舰MPV”“豪华车里最智能,智能车里最豪华,量产车里充电最快”“世界最强,没有之一”“全世界最好用的智能泊车”等频繁见于车企发布会PPT上。车企在发布会上频繁使用“全球首款”、“行业首创”“顶级”“极致”等极限词汇来包装产品,俨然成了触犯广告法的重灾区。
更重要的是,车企缺乏对受众的精准洞察。车企在筹备发布会时,没有站在观众角度思考,简单地将产品信息生硬灌输。演讲者像个没有感情的“念稿机器”,PPT成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坟墓”,完全不顾及台下观众的接受程度与参与需求,陷入一场车企的自嗨,还要发动“水军”在直播间的评论区发布“一眼假”的无脑互动,营造直播间人气高涨的假象。
一场无聊的发布会,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看不下去。就品牌形象而言,过度包装与浮夸营销一旦被识破,品牌信誉将大打折扣,以往建立的品牌好感度可能瞬间崩塌,重塑形象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层面,消费者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布会传递的信息,一场失败的发布会无法有效传递产品优势,使得潜在客户大量流失,竞争对手便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03 拒绝教育 期待松弛感拉满
什么样的汽车发布会是用户真正喜欢的?
凯迪拉克车主张伟认为,不久前,凯迪拉克于浙江国际赛车场举办的“凯迪拉克Vday性能大赏”全新CT5发布会,就令人眼前一亮。
没有西装革履的高管念PPT,没有天花乱坠的“黑科技”名词轰炸,更没有对着空气画饼的“未来愿景”。凯迪拉克让新车于赛道之上疯狂疾驰,径直将性能参数“抛”至了观众眼前,这种直白的展现方式着实让人印象深刻。现场炫酷的镭射灯光秀,舞台复刻“美式公路电影”场景,AKG音响播放音乐时,126色氛围灯随引擎节奏爆闪,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中,增强了发布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而且价格策略诚意十足,新车采用限时“一口价”策略,官方指导价29.99万~34.59万元,限时一口价21.59万~26.59万元,相比指导价大幅优惠,降低了豪华性能车的门槛,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场发布会之后,网友戏谑地说道:“别的车企举办发布会,就好似一场科技相声大会;而凯迪拉克,干脆直接搞出了个《速度与激情》的番外篇章。”
车主朱琳琳则直言,汽车发布会什么时候能不那么“端”着,而是松弛一点呢?在她看来,特斯拉的发布会是才是真正的技术盛宴。特斯拉在“We, Robot”发布会上打造了类似派对的氛围,创始人马斯克先是分享了几款新型无人驾驶车辆,之后推出了Optimus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现场与观众互动,如玩游戏、聊天、跳舞等,还为观众提供酒水服务,将发布会氛围推向高潮。
“不需要过多宣讲,机器人的现场表现就是特斯拉技术的最佳证明。”朱琳琳说。Optimus机器人表现得非常“像人”,不仅能与观众进行猜字、猜拳等游戏,还能随机应变地聊天。当得知现场有人生日时,它会组织周围的人为寿星唱生日歌;被问及作为机器人最困难的事是什么时,它的回答富有情感和思考,像人类一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我们平时已经被‘教育’得太多了,不需要车企领导再给我们上课了,尤其是一些国企领导西装革履的样子,太不‘互联网’了,显得古板、有距离感,轻松娱乐的氛围才是这个时代汽车发布会该有的样子。”朱琳琳说。
文:郝文丽 编辑:黄蓓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来源:中国汽车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