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拉图也叫帕累托图(ParetoChart),是一种结合柱状图和折线图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用于识别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柱状图表示各类别的数值(如缺陷数量、成本等),折线图显示累积百分比。其核心基于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即80%的结果通常由20%的原因导致
柏拉图也叫帕累托图(ParetoChart),是一种结合柱状图和折线图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用于识别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柱状图表示各类别的数值(如缺陷数量、成本等),折线图显示累积百分比。其核心基于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即80%的结果通常由20%的原因导致。
在六西格玛项目中使用柏拉图来寻求主要项目或主要问题,在做六西格玛项目时项目不宜过大、过泛,应通过统计技术或数据寻求主要问题或重要问题。其次在进行某一项问题分析时,应寻求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是头发眉毛一把抓。
一、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发现大部份财富集中于少数人身上,提出[柏拉图法则]。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美国朱兰博士曲线应用于品管上,提出(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即[柏拉图原理]。日本石川馨博士[柏拉图]方法,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二、柏拉图的定义
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从柏拉图可看出哪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基于柏拉图原理:20%的原因产生80%的问题——杠杆原理的思维(用简单,能迅速理解的格式展示问题的相对重要性,注意力集中最大的影响原因上)
三、帕累托图的特性及技巧和注意事项
1、特点
特点:
①一眼就能看出来哪里有问题
②能了解影响程度有多大
③不需要复杂的计算
④同时显示累计占有率,能清楚的知道问题类型的占有率。
多在定义阶段进行使用,用于找出需要改善对应的X
2、柏拉图的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①以检查表,层化法为前提,只能针对所做项目加以比较,对于项目以外的分析无能为力;
②左边纵轴最大值为横轴所有数据的总和,右边的百分比不是100%;
③原因不明,项目多却为小的原因,放在最后面,且占比不应大于前面几项;
④分类不宜过细;
⑤制作柏拉图依据的数据应正确无误,方不致蒙蔽事实真相。
⑥做成柏拉图后,如仍然觉得前面1~2项不够具体,无法据此采取对策时,可再做进一步之柏拉图,以便把握具体重点。
⑦基于实际情况,不便解决第一位的,可以解决第二位的项目。
四、在Minitab上绘制帕累托图
首先在软件中输入如下图形要素,左侧文本是发生的问题,右侧数据是发生问题的次数
对话框数据架构
口令:统计-质量工具-Pareto图,操作如下
口令执行
分别将左侧的问题因素选择至“缺陷或属性数据”,问题数选择至“频率位于”栏。
其中“缺陷或属性数据位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①如果有一列原始数据,请输入该列。
②如果有汇总数据,请输入包含标签的列。
上述两种情况下,列既可以是文本列,也可以是数字数据列,因此您可以使用名称或数字代码来表示缺陷。如果使用文本,则每个缺陷名称最多可包含 72 个字符,但 Minitab 仅使用前 15 个字符,因此请确保缺陷名称的前 15 个字符互不相同。
频率位于(可选):仅适用于汇总数据,输入包含与在缺陷或属性数据位于中指定的缺陷名称或代码对应的非负值的列。
分组变量位于(可选):输入包含您希望用于指定每个观测值所属组的指示变量的列。此列的长度必须与缺陷或属性数据位于列的长度相同,并且可包含文本或数字数据。数字数据不必为整数。指示变量的最大水平数为 100。
例如:您的单位生产某个零件,零件的端部卡环部位焊接部位瑕疵问题越来越多,客户抱怨也逐渐增多,您想分析下导致这个问题是否和白班、夜班人员有关系。那么在数据列中就应分别增加“班次一列”。最终确认效果如下图
不合并:您不希望将缺陷合并为“其他”类别时,请选择此项。
综上,执行完口令后,点击确定,得出如下图
帕累托图
可知应着重解决:开机问题、映射终止、网络连接、系统完整、打印问题等。倘若过程很不稳定,请先确保过程稳定后在执行,否则占比80%的问题同样会很多,也可以采取先解决前三项,然后在绘制排雷拖图,逐步、逐一解决。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