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在癌症药物研发领域聚焦于蛋白质组学肿瘤多靶点诊疗一体化技术(MCTL®),通过构建全球最大的肿瘤靶标库和组织标本库,开发出针对19种高发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下是其核心研发产品及技术的详细介绍:
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在癌症药物研发领域聚焦于蛋白质组学肿瘤多靶点诊疗一体化技术(MCTL®),通过构建全球最大的肿瘤靶标库和组织标本库,开发出针对19种高发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下是其核心研发产品及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核心技术与研发平台
1. MCTL®技术
该技术通过肿瘤特异性抗原筛选和免疫细胞改造,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识别与杀伤。其核心优势包括:
多靶点治疗:针对肿瘤异质性,筛选出400余种特异性靶标,避免单一靶点耐药问题。
动态监测:实时追踪患者肿瘤抗原变化,调整免疫细胞靶向性,解决“免疫逃逸”难题。
个体化定制:基于患者血清检测结果,结合人工智能平台,实现“私人订制”治疗方案。
2. 研发平台与国际合作
诺奖工作站:与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合作,设立河北省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推动前沿技术转化。
斯坦福联合研究中心:与斯坦福大学共建转化医学中心,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加速技术国际化。
国家项目支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机构开展临床研究。
二、癌症药研发管线
1. MCTL®细胞治疗产品
适应症:覆盖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19种肿瘤。
临床进展:
01号产品:已进入新药注册申报阶段,针对二线治疗失败的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26个月(现有单一靶向药仅为12-18个月)。
02-05号产品:在头部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胃癌等,联合化疗或PD-1抑制剂显示出显著疗效。例如:
肠癌:联合CapeOX+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右半结肠腺癌,初步数据显示肿瘤控制率达71.4%。
肺癌:联合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缓解率(ORR)为38.4%,疾病控制率(DCR)达71.4%。
作用机制:通过体外扩增患者自身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回输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激活全身免疫反应。
2. 多靶点治疗性疫苗
技术路径:基于肿瘤靶标库,开发针对特定抗原的多肽疫苗,诱导长期免疫记忆。
临床前研究:在乳腺癌、结直肠癌模型中,疫苗联合化疗显著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3. 抗体药物与诊断试剂
单克隆抗体:针对肿瘤相关抗原(如CEA、HER2)的直标抗体,改写全球免疫组化技术历史,提高检测灵敏度。
体外诊断试剂:已获批16项产品,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试纸,用于肿瘤患者炎症监测。
三、临床数据与合作案。
1. 关键临床研究
天津市肿瘤医院:MCTL治疗二线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OS达26个月,远超现有疗法。
解放军总医院:MCTL联合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30%患者肿瘤缩小,部分获得手术切除机会。
国际合作:与古巴、巴西科学院合作,在拉美开展肝癌、宫颈癌多中心试验,数据显示疾病控制率超60%。
2. 合作伙伴
九洲药业:2023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MCTL细胞治疗的产业化生产。
药明康德:委托其进行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加速产品申报。
四、行业地位与未来规划
1. 行业认可
河北省细胞免疫技术创新中心:唯一获批的省级细胞治疗研发平台。
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凭借MCTL项目获河北省总决赛一等奖,技术转化能力获政府背书
2. 未来方向
适应症扩展:计划开展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罕见肿瘤的临床研究。
联合疗法:探索MCTL与CAR-T、双抗药物的协同作用,提升疗效。
国际化布局:2025年启动美国FDA IND申报,推动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五、患者参与与可及性
1. 临床试验招募
目前在全国2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IIT研究,患者可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免费治疗。
例如:解放军总医院肠癌项目、天津市肿瘤医院肺癌项目,均开放患者招募。
2. 费用与可及性
细胞治疗费用约20-30万元,部分纳入医保试点(如河北省)。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优化,将成本降低50%,提高可及性。
总结
河北博海生物以多靶点、个体化为核心,构建了从靶标筛选、细胞治疗到疫苗开发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其MCTL®技术在临床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尤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未来,随着产品注册上市和国际化推进,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力量。
来源:强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