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上,有一个叫“老胡盘道”的愚公曾发布多条视频,其中包含许多涉农的言论,这些言论不是对农民朋友的呕歌,不是为农民请命,而是极尽贬损。
网络上,有一个叫“老胡盘道”的愚公曾发布多条视频,其中包含许多涉农的言论,这些言论不是对农民朋友的呕歌,不是为农民请命,而是极尽贬损。
2024年3月24日,“老胡盘道”发布视频称,农民保证不了中国粮食安全,还表示农业科学家、种子、化肥和农机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
“老胡盘道”还曾在视频中表示农民想“白拿”养老金;老胡盘道嘲笑进城农民工的工资低,是因为文化低,该言论也被指与事实不符。
“老胡盘道”曾发布视频《现在农民想上战场,人家要你吗?》、《农民太多了,国家养不起》、《农民为什么对养老金不满意,都是白给惹的祸》……
其实,诋毁农民不只“老胡盘道”一人,他是一个代表,他们诋毁农民无底线,以下观点就是老胡盘道及其拥趸的言论:
好多农民整天游手好闲,不愿意种地;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在GDP中占比不高;农民白拿养老金;领着国家的补贴,却不为国家创造价值,好吃懒做……
农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直是勤劳与奉献的代名词。他们的身影穿梭于四季更迭的田野之间,从晨曦微露到夕阳西下,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希望。
说农民“整天游手好闲,还都不愿意种地”,这完全是对农民的污蔑。事实上,农民的劳作是艰辛而漫长的。
以种植水稻为例,从育秧开始,农民就要精心呵护每一株秧苗,像对待孩子一样关注着它们的生长。育秧期间,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防止病虫害。
接着是插秧,弯腰在水田里一插就是一整天,腰酸背痛却不能停下来歇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要进行多次施肥、除草、灌溉等工作。
据统计,仅在水稻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农民投入的有效劳动时长就超过数百个小时。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求发展机会,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土地,努力维持着农业生产。
那些认为“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在GDP中占比不高”的观点是极其短视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首先,农业为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食物。从宏观数据来看,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巨大。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在1.3万亿斤以上,这庞大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依赖农业生产。
如果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将无法解决,整个社会将陷入动荡。
其次,农业在产业链条上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的农资,如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其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这些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需求,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以化肥产业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还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再者,农业在国际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如水果、茶叶、水产品等,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例如,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每年为国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每个群体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贡献,农民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基础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努力,这不容“老胡盘道”之流否认。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吃了20年干饭”这种言论简直是荒谬至极。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农民承担着较重的赋税负担。农业税的取消,是对农民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种回馈,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据调查,取消农业税后,许多农民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购买更好的种子、化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这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过去的20年里,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与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是分不开的。
所谓“领着国家的补贴,却不为国家创造价值,好吃懒做”的说法是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严重误解。国家给予农民补贴是基于多方面的战略考虑。一方面,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台风等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农民的收益。补贴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抵御这些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
例如,在遭遇严重干旱时,政府给予的灌溉补贴可以帮助农民解决水源问题,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补贴政策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补贴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例如,国家对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使得更多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且,农民在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补贴是对他们这些贡献的一种认可和支持。
老胡盘道及其拥泵们的这些诋毁农民的言论,表面上是对农民群体的攻击,实际上是反社会主义的恶意表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后来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再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始终积极参与其中。诋毁农民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重要力量,破坏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强调公平、公正、共同发展,而这些诋毁言论违背了这些原则。他们试图制造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破坏社会的团结稳定。
如果任由这种言论传播,将会影响社会风气,打击农民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农民群体,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认可他们的价值。
在社会舆论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弘扬农民的勤劳、朴实、奉献精神。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农民的先进事迹、农业发展成果等方式,改变社会对农民的错误认知。
例如,可以制作专题节目,展示新型职业农民的风采,他们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政策制定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地区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让大家认识到农民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普及农业知识,增进对农民的理解和尊重。
“老胡盘道”这类诋毁特定群体的现象是极其错误和不可接受的。此类诋毁言论容易引发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影响社会的团结,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行为可能涉嫌违法。言论自由是有限度的,不能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对于公众来说,应当对这类错误言论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尊重和平等,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
来源:疏影拂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