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害国害民的历史罪人,老百姓还把他当成英雄崇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6 16:21 3

摘要:不论是古代或是近代,整个社会都需要英雄人物来鼓舞老百姓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我国各个时期,有很多演义、评书形式的民间流行文学。

不论是古代或是近代,整个社会都需要英雄人物来鼓舞老百姓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我国各个时期,有很多演义、评书形式的民间流行文学。

按照时间次序,故事有:北宋杨家将、北宋呼家将、南宋岳家军、明朝戚家军等。即使到了1970和1980年代,这样的故事还大受欢迎,著名的艺术家有单田芳、刘兰芳等。

故事传说中的呼延庆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后,使一对金鞭,武功高强,智勇双全,为家族报仇,处死奸党,最终被封为忠孝王。

由于历史人物的模糊性,以及演义的需要,故事中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时候会相差甚远。

历史真实的呼延庆,是北宋登州平海军指挥使。“登州”是北宋位于山东的一个州,在现今的烟台市及其附近区域。“平海军”是宋朝当时部署在登州的一支重要的海军,而“指挥使”就是那支部队的指挥官。

所以,呼延庆不是骑着战马、挥舞兵器的“陆军”,而是“海军”,他手下有500多水兵。按照这个规模,他相当于现代的海军中级军官。

因为他家学深厚,也因为他驻扎在海防,与辽金诸国人员交流很多,他居然精通女真语和契丹语,也就是金国和辽国的主要语言,所以他成了宋朝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

北宋末年,金国迅速崛起,宋徽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希望与金国结盟,击溃辽国。然而,初期派往金国的使者毫无建树,空手而归。

这时,呼延庆获得推荐,与朝廷官员一同出使金国。他凭借完美的语言能力和出色的谈判技巧,说服了完颜阿骨打,最终促成了宋金的盟约——“海上之盟”。

这个盟约,当时被视为外交上的一大胜利,所以呼延庆被认为是“外交”英雄,然而,实际上这个“海上之盟”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因此,在演义中被老百姓崇拜、称颂的呼延庆,真实身份居然应该是历史罪人。

历史长河蜿蜒曲折,又迷雾重重......

1,第一次出使金国,不敢入境。

1117年八月,北宋皇帝宋徽宗下诏,命令登州守臣王师中挑选官兵共七人乘坐兵船,护送高药师一起出使女真。计划以买马为名,打探女真部落的虚实。

女真人的女真部落发源于中国东北,它建立的国家就是金国。

高药师是在金国的汉人,本来想到高丽即朝鲜半岛去避难,但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了北宋地界。

高药师的到来,为北宋带来一个重要情报:女真人在东北兴起,力量已经日益强大。

实际上,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早就已经起兵。但古代通讯条件有限,北宋君臣对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形势变化并不了解。

徽宗虽然被后世视为昏庸的“艺术家”皇帝,但作为皇帝,他也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尤其是五代时割让给辽人的燕云十六州,他一直想伺机收回,报仇雪恨。

因此听到王师中转来的高药师关于“女真”的最新动态,他很重视,让大臣们商议对策。

王师中在七月份上奏,八月初就收到了朝廷的诏书。于是他按照朝廷的指令,他很快组建好出使金国的团队。

十几天之后,以高药师为“顾问”的宋朝人马驾船启程了。但是,当靠近金国地界后,高药师看到对岸有很多如狼似虎的女真兵士在巡逻,所以不敢靠近,担心被士兵伤害。于是,高药师使团一无所获,狼狈返回。

1118年正月,高药师等人回到宋朝。宋徽宗大怒,严厉处罚那些当兵的,发配边疆。

2,第二次出使金国,成功接洽。

1118年四月,王师中上奏说武义大夫马政可以担当使臣,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通晓女真语和契丹语,又知识渊博、能说会道、善于交流,也可以委派。呼延庆这样的语言能力让他成了朝廷处理边境问题重要的兼职“外交官”。

于是皇上派马政和呼延庆以及将校七人、士兵八十人,同高药师一起出使女真,还是以买马为名义,商议联合金国,与宋朝一起夹击辽国之事。

这次使团规模相当隆重,并且还携带礼物。

1118年闰九月,刚到达北岸,就被金国巡逻兵抓住。由于女真人根本不了解真相,所以态度蛮横。抢夺了大宋使者的财物,还威胁杀人。

呼延庆和高药师据理力争,反复陈情,说明来由,后来女真士兵把他们捆起来送到完颜阿骨打的王宫,官员盘问他们为什么大宋要从海上派遣使臣过来,马政以实相告。

完颜阿骨打和部下商议多日,然后扣押宋朝的登州军校六人作人质,派遣金国使者三人,带上国书和东北本地宝物北珠、生金、貂革、人参等作为礼品同马政等人一起去大宋,十二月他们到达登州,不久后他们被送往大宋朝廷。

1119年正月,金国使臣到达大宋京城,宋朝安排他们住进国宾馆。为了宋金两国的“友谊”,宋徽宗下诏封赏金国使者,还发给他们俸禄。

3,第三次出使金国,被拘半年。

盛情款待女真贵宾十多日后,宋朝任命了正副使臣,带上诏书、礼物,与金国使臣驾船再访金国。

不幸的是,半道上主要使臣赵有开因病去世,而且使团刚到登州,情况又有很大的变化。接到朝廷命令,暂停出使计划。

河北官员向朝廷报告说抓到了奸细,获得情报:辽国已与金国修好,又割地又封官。而且妄自推测,金国希望与辽国和好,金国这次积极联络大宋是为了欺诈大宋。

皇上于是下诏让半路上的使臣马政等人停止行动,只派遣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带着登州牒文送金国使者回金国。

1119六月,呼延庆等人到达金国王宫。金主大为不悦:第一,大宋使臣不应该半途而废;第二,登州的行牒只是一般的公文,并非国书,不合乎两国之间的礼仪。

呼延庆辩解道:

“本朝使团在半途中,我国朝廷就获悉贵国与辽国已经和好,所以本朝派人到登州,召回了本国使臣。只派遣本人呼延庆和贵朝使臣同行,想尽早抵达贵国。”

“我朝使臣已经半途中病死,故暂且发登州牒文到这里,并非其他缘故。如果贵朝真的不与辽国交好,我们朝廷一定会另外派遣使臣来这里一起商议。”

金主不顾呼延庆的说词,把他拘押六个多月。

这个期间,呼延庆多次求见金主,坚持以前所说的理由,再三辩论,这样连续了好多天。

终于,能言善辩、伶牙俐齿的呼延庆说服了金主,同意释放他回大宋。金主对呼延庆说道:

“我们派使者,是想与贵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是你们却如此不尊重我国,竟然不携带国书。”

“请你们回去告诉大宋皇帝,如果想要与我国结交,必须派遣使者携带国书前来;如果贵国不愿意与我们交往,我们也可以与辽修好。本来辽国就有意将我册封为东怀国,我们是念及与贵国的传统友谊才拒绝辽国,但是如今你们却如此不敬重我国。”

“如果贵国还想与我国交好,就请带着诚意而来。请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和贵国皇帝解释清楚。”

说完,完颜阿骨打起身离开。次日,呼延庆前去告别,金主把他本国的国书交给呼延庆。并且再次强调:“我们和辽国并未交好,请大宋另外派遣使臣过来,商讨金宋两国结盟事宜。”

1119年十二月,离开金国王宫,披星戴月,日夜奔驰。天气寒冷,与呼延庆同行返宋的军士有多人皮肤冻开裂、手指冻掉落。

4,宋金“海上之盟”,后患无穷。

1120年正月,才回到京师。呼延庆把金主所说的事情详细上奏给皇帝,并将金国的国书交给了朝廷,要求朝廷再派使臣去金国商议。

1120二月,宋徽宗派遣大臣出使金国,金国也派遣使者来到登州。两国达成了协议——海上之盟。

1120八月,金国使臣向宋徽宗告辞,朝廷直接把宋朝国书交给了金国使臣。由呼延庆陪送金国使者归金。

至此,在呼延庆的辅佐之下,两国的所谓“海上之盟”已经订立,似乎是实现了宋徽宗原定的外交战略。但是,实际上,这一纸约定加快了北宋的灭亡,所以呼延庆不是功臣而是罪人。

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论现代或古代,都是以利益为目的,而以各方的实力作为结盟的身价砝码。“海上之盟”商讨签订之时,金朝还是一个新兴国家,对辽国尚有畏惧,对宋朝这样的大国尚有敬意。为对付共同的敌人辽国,宋金才签订了所谓的“海上之盟”,约定了瓜分辽国土地以及确立战后关系。

按照约定,燕京地区要由北宋自己来攻取。于是,宋徽宗派十几万大军北征。但是,宋军连续发起两次进攻,结果是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最后,还是金朝“帮忙”收复燕京,然后交给北宋。通过这场战争,北宋虚假繁荣而真实虚弱的国力大白于天下。

完颜阿骨打去世后,其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宋朝以为新继位的弟弟应该比其兄长软弱,所以放松警惕,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完颜吴乞买更加不愿意遵守宋金的条约,而是要军事扩张。

宋、金、辽三国本来是比较稳定的系统,而辽灭亡后,仅宋面对金,不可能找到新的盟国。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金朝最终撕毁了盟约,派兵南征灭宋。

总而言之,北宋好象是身体虚弱的人,不合时宜地服用了一剂过分强烈的“补药”,然后投入过分猛烈的竞赛,结果竞赛失败,还把自己累死了。

这剂补药就是“海上之盟”,而呼延庆是炮制这剂“补药”的主要助手之一。加之他在民间故事里过分“光辉”的形象,使人更加愿意把他的真实“罪责”挖出来,还原他“历史罪人”的面目。

来源:历史系小狼

相关推荐